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河蟹“颤抖病”病毒人工感染锯齿华溪蟹及病毒在组织内的抗原定位

前言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文献综述第7-26页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与锯齿华溪蟹的生物学特性第7-14页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研究进展第14-20页
 第三章 甲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的研究进展第20-26页
试验部分第26-50页
 第一章 用河蟹“颤抖病”人工感染锯齿华溪蟹第26-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1.1 试验动物第26页
   1.2 病毒的提取第26-27页
   1.3 河蟹“颤抖病”病毒人工接种石蟹及传代第27页
   1.4 回归试验第27页
   1.5 组织切片制片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第27页
   1.6 超薄切片制片及电镜观察第27页
  2. 结果第27-32页
   2.1 石蟹蟹接种后的症状第27-28页
   2.2 回归健康河蟹第28页
   2.3 组织病理变化第28-31页
   2.4 电镜观察第31-32页
  3. 讨论第32-34页
  英文摘要第34-35页
 第二章 河蟹“颤抖病”病毒在动物模型内的增殖特性及药物筛选试验第35-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36页
   1.1 试验动物第35页
   1.2 种毒处理第35-36页
   1.3 温度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36页
   1.4 接种途径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第36页
   1.5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第36页
   1.6 病毒对理化因子的敏感性测定第36页
   1.7 药物筛选试验第36页
  2. 结果第36-39页
   2.1 不同温度下接种的石蟹死亡情况第36-37页
   2.2 不同的感染途径第37页
   2.3 LD_(50)的测定第37页
   2.4 病毒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第37-38页
   2.5 药物筛选实验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英文摘要第41-42页
 第三章 河蟹“颤抖病”病毒的分离纯化及在锯齿华溪蟹体内的抗原定位第42-5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1.1 病毒的分离和纯化第42-43页
    1.1.1 病毒悬液的制备第42页
    1.1.2 病毒的浓缩第42页
    1.1.3 超速离心第42页
    1.1.4 25%的蔗糖垫底超离心第42-43页
    1.1.5 层析和浓缩第43页
    1.1.6 电镜负染观察第43页
   1.2 抗体的制备第43页
   1.3 兔抗血清的纯化第43页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43页
    1.4.1 取材与制片第43页
    1.4.2 HRP—SP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及观察第43页
  2. 结果第43-46页
   2.1 纯化病毒的检出第44页
   2.2 免疫组化染色第44页
   2.3 免疫组化条件的优化第44-46页
    2.3.1 抗血清最佳工作时间的确定第44页
    2.3.2 HRP—SPA最佳稀释度和工作时间的确定第44-46页
  3. 讨论第46-49页
  英文摘要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参皂甙Rg1对β淀粉样蛋白介导的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下一篇: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