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数据和图表来源第10页
   ·文献研究第10-13页
     ·国外文献研究第10-11页
     ·国内文献研究第11-13页
   ·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结构框架第14-1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概述第16-22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第16-19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相关内涵界定第16-18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基本性质第18-19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公民社会理论第19页
     ·民主行政理论第19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9-20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的意义阐释第20-22页
     ·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合法性第20页
     ·有利于弥补政府内部评估的缺点保证评估结果真实、有效第20页
     ·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改善与提高地方政府的绩效第20-21页
     ·有利于地方政府真正实现其执政目的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第22-32页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现状第22-25页
     ·目前我国各地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概述第22-24页
     ·目前我国开展的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的特征第24-25页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公众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第25-26页
     ·公众的参与难度大第26页
     ·公众获取的地方政府绩效信息匮乏第26-27页
     ·评估的主体、范围未得到科学、合理地界定第27-28页
     ·公众参与的方式单一且不规范第28页
     ·地方政府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回应性差第28-29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现存问题的成因第29-32页
     ·公共精神的缺乏与较低的经济地位导致公众参与意识差、参与率不高第29-30页
     ·"官治民"思想和公众自身素质、能力导致公众参与难度大第30页
     ·不透明的地方政府运作方式和落后的政府电子政务导致公众获取绩效信息缺乏第30-31页
     ·不规范的地方政府回应载体及政府信息断层导致对评估结果回应性差第31页
     ·地方政府片面的政绩观影响了评估主体和方式的科学性第31-32页
第4章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公众参与对策第32-45页
   ·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理念第32-33页
     ·地方政府要树立民众本位的行政理念和绩效观第32页
     ·通过强化培训与教育手段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第32-33页
   ·加大地方政府绩效信息的公开力度第33-34页
     ·健全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制度第33页
     ·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在评估的全过程中的作用第33-34页
     ·大力发展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第34页
   ·代表性选取公众确定适宜的公众参与评估第34-36页
     ·参评代表选择的基本原则第34-35页
     ·科学确定参评代表的权重第35-36页
   ·科学确定公众参与的边界范围与领域第36-38页
     ·要大力度扩展公众参与的深度第36-37页
     ·确定公众参与的广度第37-38页
   ·针对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结合运用多种评估方式第38-43页
   ·增强地方政府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回应性第43-45页
第5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的行政发展思想述论
下一篇:论慈善组织的品牌建构--以丹东市爱心协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