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论 | 第9-11页 |
一、"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概述 | 第11-14页 |
(一) "社会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即"天网系统")概况 | 第11-13页 |
(二) 行政法视野下的"天网"及学界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天网系统"运作实证研究——以成都市"天网工程"为调研对象 | 第14-24页 |
(一) 成都市"天网系统"运作情况 | 第14-15页 |
(二) 成都市民对"天网"工程认知情况调查反馈 | 第15-17页 |
1、成都市民对"天网"工程认知程度调查 | 第15-16页 |
2、成都市民对"天网"工程接受程度调查 | 第16页 |
3、成都市市民对"天网"工程功能认知程度调查 | 第16-17页 |
(三) 通过"天网"工程在成都市运作实证研究其基本功能 | 第17-22页 |
1、维持治安,预防犯罪 | 第17-18页 |
2、预防突发性事件发生 | 第18-19页 |
3、维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公共基础设施 | 第19页 |
4、捕捉市民生活片段,提供新闻线索 | 第19-20页 |
5、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第20-21页 |
6、其他为市民服务的功能 | 第21-22页 |
(四) 成都市地方行政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五) 小结 | 第23-24页 |
三、"天网系统"建立及推广的行政法理念支撑及合法性危机 | 第24-36页 |
(一) "天网系统"的行政法基础理念支撑 | 第24-27页 |
1、从梳理政府职能的历史性转变着手 | 第24-26页 |
2、"天网"工程与服务行政理念的关系 | 第26-27页 |
(二) "天网"工程迅速蔓延带来的合法性危机 | 第27-36页 |
1、公民的"隐私"在"被监视"的环境下挣扎 | 第27-29页 |
2、媒体新闻自由、公民知情权与监控数据保护之间的抗衡 | 第29-30页 |
3、"天网"电子监控视频数据的应用危机——以电子证据为视角 | 第30-32页 |
4、"天网系统"控制主体合法性争议及部门之间行政协助缺陷 | 第32-36页 |
四、制定专门的《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法》 | 第36-41页 |
(一) 制定《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7-38页 |
(二) 制定《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法》的地方实践考证 | 第38页 |
(三)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法》应对合法性危机的探讨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件】: | 第46-49页 |
成都市"天网系统"运作情况及市民认知度调查问卷(正式版)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