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成案分析 | 第9-11页 |
(一) 案由 | 第9页 |
(二) 案情简介 | 第9-11页 |
(三) 本案焦点 | 第11页 |
二、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其分析 | 第11-14页 |
(一) 本案是否应定性为信用证纠纷 | 第11-12页 |
(二) 本案所涉3套中的1套正本提单是否属于本案信用证项下单据 | 第12页 |
(三) 信用证是否已经履行完毕 | 第12-13页 |
(四) 责任识别 | 第13-14页 |
三、UCP600信用证支付相关理论分析 | 第14-26页 |
(一) 信用证修改 | 第14-16页 |
1. 信用证修改的特点 | 第14-15页 |
2. UCP500关于信用证修改的规定 | 第15-16页 |
3. UCP500与UCP600信用证修改对比分析 | 第16页 |
(二) 审单时间 | 第16-18页 |
1. 审单时间对信用证当事人的意义 | 第16页 |
2. UCP500与UCP600审单时间对比分析 | 第16-18页 |
(三) 审单基本原则 | 第18-23页 |
1. 表面相符的判断标准 | 第18-20页 |
2. UCP500确立的审单标准分析 | 第20-21页 |
3. UCP500与UCP600审单标准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四) 单据的处理 | 第23-24页 |
(五) 信用证议付 | 第24-26页 |
1. UCP500议付定义分析 | 第24-25页 |
2. UCP500与UCP600议付定义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四、UCP600实行后各方当事人的应对策略 | 第26-29页 |
(一) UCP600对开证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 第26-27页 |
(二) UCP600实施后议付行的应对策略 | 第27页 |
(三) UCP600实施后申请人和受益人的应对策略 | 第27-29页 |
1. 申请人(进口商)的应对策略 | 第28页 |
2. 受益人(出口商)的应对策略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第33-34页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