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定位的缺陷 | 第14-23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体地位模糊 | 第14-16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属性不明确 | 第16-18页 |
·公法人还是私法人 | 第16-17页 |
·事业单位法人还是机关法人 | 第17页 |
·公司法人还是非公司法人 | 第17-18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相关主体的关系含混不清 | 第18-23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的法律关系 | 第18-20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债务企业的法律关系 | 第20-22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 第22-23页 |
第3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定位的基本依据及经验借鉴 | 第23-34页 |
·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经济学理论 | 第23-25页 |
·法学理论 | 第25-26页 |
·现实依据 | 第26-28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8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长期存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页 |
·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定位的经验借鉴 | 第28-34页 |
·美国资产重组信托公司的法律定位 | 第29-30页 |
·韩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定位 | 第30-31页 |
·瑞典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定位 | 第31-32页 |
·国外经验借鉴 | 第32-34页 |
第4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定位的路径设计 | 第34-47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定位的模式选择 | 第34-36页 |
·主要目标与业务范围 | 第35-36页 |
·发展方向 | 第36页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定位的具体路径 | 第36-47页 |
·股份制改造 | 第36-39页 |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39-42页 |
·理顺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 | 第42-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