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亚铁硫杆菌对Pb的耐受及浸出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3页 |
·我国尾矿处理处置现状 | 第12-13页 |
·我国尾矿产生现状 | 第12页 |
·我国尾矿处置现状 | 第12页 |
·尾矿带来的环境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尾矿基本性质及其重金属特性 | 第13-14页 |
·尾矿物化性质 | 第13页 |
·尾矿的重金属特性 | 第13-14页 |
·重金属去除的方法 | 第14-16页 |
·利用堆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 | 第14页 |
·利用钝化剂钝化重金属 | 第14-15页 |
·化学方法 | 第15页 |
·生物方法 | 第15-16页 |
·硫杆菌与细菌浸出 | 第16-30页 |
·细菌浸出的概念 | 第16页 |
·硫杆菌 | 第16-17页 |
·硫杆菌浸出重金属的基本原理 | 第17-21页 |
·细菌浸出的动力学特征 | 第21-22页 |
·影响硫杆菌去除重金属的因素 | 第22-29页 |
·微生物去除重金属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细菌浸出优缺点及改进展望 | 第30-32页 |
·优点 | 第30页 |
·缺点 | 第30页 |
·细菌浸出技术的改进展望 | 第30-3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实验用菌的筛选及培养 | 第33-38页 |
·微生物的筛选及培养 | 第33-36页 |
·细菌浸出的关键菌种 | 第33页 |
·菌种的筛选 | 第33-36页 |
·实验尾砂 | 第36-37页 |
·实验尾砂来源 | 第36页 |
·实验尾砂的物理性质及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铅的耐受实验 | 第38-49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目的 | 第38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8页 |
·主要器皿 | 第38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准备 | 第39-41页 |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铅耐受性实验设计 | 第41页 |
·采样分析 | 第41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1-48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水溶性铅的耐受性实验 | 第41-45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非水溶性铅的耐受性实验 | 第45-46页 |
·氧化铁硫杆菌对铅的驯化实验 | 第46-48页 |
·结果讨论 | 第48-49页 |
第4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铅的浸出的研究 | 第49-53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目的 | 第49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9-50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9页 |
·主要器皿 | 第49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49-50页 |
·实验准备 | 第50页 |
·尾砂的制备 | 第50页 |
·标准曲线 | 第50页 |
·实验过程 | 第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尾砂的浸出实验 | 第50-52页 |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铅粉的浸出实验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1. 结论 | 第53页 |
2. 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