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论文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社会学史维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研究缘起第8-9页
   ·梁漱溟思想研究综述第9-13页
     ·梁漱溟其人及其理论概观第9-10页
     ·国内外对梁漱溟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外对梁漱溟思想的研究趋势第13页
   ·选题研究的视角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渊源、形成与发展第14-23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背景第14-18页
     ·动乱分裂的社会背景第14-15页
     ·家庭环境背景第15-17页
     ·梁漱溟思想变化的历程第17-18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18-23页
     ·“乡治”主张第18-19页
     ·“村治”主张第19-20页
     ·乡村建设思想的完善第20-21页
     ·对乡村建设思想形成过程的思考第21-23页
第三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主体架构第23-44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东西方文化观第23-25页
     ·文化三路向说第23-24页
     ·中国文化复兴第24-25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内容第25-38页
     ·社会结构理论第25-31页
     ·中国社会问题第31-32页
     ·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乡村建设第32-37页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思考第37-38页
   ·行动理论——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第38-44页
     ·是其文化思想在研究中国社会中的具体应用第38-40页
     ·是其它诸方面理论的逻辑归宿第40-44页
第四章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实验操作及评析第44-51页
   ·山东乡村建设实验第44-48页
     ·山东乡村建设实验的两个阶段第44-45页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第45-48页
     ·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结果第48页
   ·乡村建设实验评析第48-51页
     ·社会改良运动第48-49页
     ·乡村建设实验的积极意义第49-51页
第五章 从社会学史维度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评价第51-67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社会学史维度评价第51-62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是中国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本土思想资源第51-53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作用第53-57页
     ·从现代化视角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评析第57-60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在中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发展中的作用第60-62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第62-67页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第62-63页
     ·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第63-64页
     ·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第64-67页
结束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权: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
下一篇:信任关系建构与利益群体间的冲突缓解--以当前的物业管理与业主关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