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膨胀土处治技术及其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膨胀土处治分类 | 第11-12页 |
·石灰改良膨胀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温度场、湿度场耦合模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广西大学就温度场、湿度场耦合模拟研究所做的一些工作 | 第15页 |
·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定性评价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确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室内模型试验 | 第21-34页 |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理论介绍 | 第21-22页 |
·碳酸钙对膨胀土的影响 | 第21页 |
·石灰对土粒表面结合水膜的影响 | 第21-22页 |
·石灰对土粒间粘结的影响 | 第22页 |
·膨胀土料和石灰的选取 | 第22-23页 |
·膨胀土的选取及其基本物理性质 | 第22-23页 |
·石灰的选取 | 第23页 |
·膨胀土处治方案设计 | 第23-26页 |
·最佳掺灰比的确定 | 第23-24页 |
·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 第24-25页 |
·闷灰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26-30页 |
·环境发生器简介 | 第26-27页 |
·路堤边坡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27-29页 |
·监测仪器的埋设 | 第29-30页 |
·环境温度、湿度改变对边坡模型温湿度场的影响试验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非饱和土体渗流的热湿耦合模型介绍 | 第34-45页 |
·基本方程 | 第34-38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34-35页 |
·液态流方程 | 第35-36页 |
·气态流方程 | 第36-37页 |
·温度与力学耦合 | 第37-38页 |
·湿热耦合 | 第38页 |
·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温度边界条件 | 第38页 |
·水流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数值模拟 | 第39-44页 |
·拉格朗日差值法与 FLAC程序原理 | 第39-40页 |
·FLAC网格及有限差分方程 | 第40-42页 |
·FLAC程序热力学模块介绍 | 第42-43页 |
·FLAC程序两相流模块介绍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FLAC数值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 | 第45-67页 |
·室内路堤边坡几何模型 | 第45-46页 |
·初始条件 | 第46页 |
·边界条件 | 第46页 |
·计算时间 | 第46页 |
·土体热物理力学参数及力学和水力参数 | 第46-53页 |
·导热系数 | 第46-48页 |
·土体体积热容 | 第48-50页 |
·土体力学和水力参数 | 第50-53页 |
·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53-61页 |
·模拟工况 | 第53页 |
·土体导热系数修正 | 第53-54页 |
·一个温度循环后土体内温、湿度场分析 | 第54-61页 |
·温湿度变化对土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6页 |
·温湿变化对土体强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案 | 第62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2-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