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起源 | 第12-13页 |
·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 第13-15页 |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近年国内外有关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经营绩效研究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委托代理理论及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 第21-35页 |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1-24页 |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涵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问题 | 第22-23页 |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3-24页 |
·委托代理关系成本分析 | 第24-28页 |
·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 第24-25页 |
·委托人的监督成本 | 第25-26页 |
·代理人的信息成本 | 第26-27页 |
·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 | 第27-28页 |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 第28-35页 |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特点 | 第28-29页 |
·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西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特点 | 第31-32页 |
·西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借鉴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模型构建 | 第35-45页 |
·实证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5-40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理论假设 | 第35-39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模型 | 第39-40页 |
·研究思路与变量选择 | 第40-43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思路 | 第40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变量 | 第40-43页 |
·实证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43-45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样本选择 | 第43-44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 第45-58页 |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描述统计分析 | 第45-48页 |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水平总体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水平地区差异分析 | 第46-47页 |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水平行业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总体分析 | 第48-51页 |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总体描述 | 第48-49页 |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总体描述 | 第49-50页 |
·国有上市公司四会设置情况总体描述 | 第50-51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模型回归分析 | 第51-58页 |
·全样本回归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使用测试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及稳健性分析 | 第53-55页 |
·第一大股东集团性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实际控制人级别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4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国有上市公司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 | 第58页 |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 | 第58-59页 |
·国有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 | 第59页 |
·国有上市公司监督机制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 | 第59-60页 |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性别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 | 第60页 |
·政策建议 | 第60-62页 |
·完善法律法规,实行股权多元化 | 第60-61页 |
·改革薪酬制度,增加薪酬透明度 | 第61页 |
·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绩效考核 | 第61-62页 |
·强化公司治理,规范资本市场 | 第62页 |
·调整政府职能,完善外部环境 | 第6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介绍 | 第70-71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