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页 |
·青贮饲料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青贮原料的特点 | 第11-12页 |
·青贮饲料及其微生物组成 | 第12-13页 |
·青贮发酵过程 | 第13-14页 |
·青贮类型 | 第14页 |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纤维素酶系组成及催化机制 | 第14-15页 |
·纤维素酶在青贮饲料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国内外添加纤维素酶青贮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纤维素酶的来源 | 第16-17页 |
·纤维素酶在开发饲料资源方面的应用 | 第17-18页 |
·饲料纤维素酶活力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 第18页 |
·展望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青贮饲料中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页 |
·初筛 | 第21页 |
·刚果红染色鉴定法 | 第21页 |
·摇瓶复筛 | 第21页 |
·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测定 | 第21页 |
·菌种鉴定方法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21-22页 |
·ws-6 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的验证 | 第22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22-25页 |
·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22-23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23-24页 |
·菌株的分子鉴定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ws-6 菌株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初探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材料 | 第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菌种活化 | 第26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26-27页 |
·摇瓶培养 | 第27页 |
·酶液制备 | 第27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27页 |
·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测定 | 第27页 |
·ws-6 菌株发酵产酶培养基组分筛选 | 第27页 |
·ws-6 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 | 第27-28页 |
·ws-6 菌株生长曲线和酶活曲线的测定 | 第28页 |
·ws-6 菌株产CMCase 酶学性质的初步测定 | 第2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8-35页 |
·ws-6 菌株发酵产酶培养基组分筛选 | 第28-31页 |
·不同碳、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 第28-29页 |
·微量元素对产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产酶培养基配方正交优化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ws-6 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 第31-32页 |
·初始pH 和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ws-6 菌株生长曲线和酶活曲线 | 第32-33页 |
·ws-6 菌株产CMCase 酶学性质的初步测定 | 第33-35页 |
·酶反应的最适pH 值 | 第33-34页 |
·底物浓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34页 |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第34-35页 |
·酶反应的最适反应时间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ws-6 菌株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 第37-48页 |
·引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0页 |
·菌种活化 | 第38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38页 |
·摇瓶培养 | 第38页 |
·培养基的单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9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9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9-40页 |
·测定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40-43页 |
·碳源 | 第40-41页 |
·氮源 | 第41-42页 |
·无机盐 | 第42-43页 |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 | 第43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3-44页 |
·发酵条件优化 | 第44-47页 |
·初始 pH 值 | 第44-45页 |
·温度 | 第45页 |
·装液量 | 第45-46页 |
·接种量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后续研究设想 | 第48-50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8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