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服务外包的重要推动者与实践者:跨国公司 | 第17-35页 |
·问题的引入与研究的背景 | 第17-24页 |
·问题的引入 | 第17-2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21-24页 |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第24-29页 |
·跨国公司与服务外包 | 第24-27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7-2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第29-35页 |
·研究角度与主要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30-32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32-3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 第35-65页 |
·外移、外包与服务外包 | 第35-45页 |
·外包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 第35-36页 |
·离岸外移(Offshoring)研究 | 第36-39页 |
·离岸外移与外包的关系 | 第39-41页 |
·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异同 | 第41-42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类型及演进 | 第42-45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综述 | 第45-61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决策导向型研究 | 第46-48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过程导向型研究 | 第48-53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结果导向型研究 | 第53-57页 |
·国际组织、咨询公司对服务外包的研究 | 第57-60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60-61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评述 | 第61-65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61-62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研究空间与本文的切入点 | 第62-65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多视角阐释与综合理论分析框架 | 第65-93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65-67页 |
·交易费用理论视角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 第67-74页 |
·经典交易费用理论:一个简要回顾 | 第67-69页 |
·内部化理论与跨国公司经营行为 | 第69-70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产生与实现: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第70-74页 |
·资源基础视角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 第74-78页 |
·资源基础战略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75页 |
·资源基础理论与跨国公司外部化发展的必然性 | 第75-77页 |
·资源基础视角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 第77-78页 |
·全球价值链、价值体系与价值网络视角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 第78-81页 |
·价值链、价值网与价值星系 | 第78-79页 |
·价值链的全球延伸与价值链的片断化与离散化 | 第79-80页 |
·国际生产网络化与跨国公司的现实选择 | 第80-81页 |
·商业模式转型视角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 第81-88页 |
·商业模式及其动态性 | 第81-83页 |
·商业模式转型的途径及对企业的影响 | 第83-84页 |
·作为跨国公司战略转型工具的服务外包 | 第84-88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综合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88-93页 |
·建立综合理论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 第88-89页 |
·综合理论分析框架的理论逻辑与理论优势 | 第89-93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东道国的经济影响分析 | 第93-111页 |
·服务外包成为发达国家政治争论焦点的起因与实质 | 第93-96页 |
·争论的起因 | 第93-94页 |
·可能的隐忧与争论 | 第94-95页 |
·对政治争论的辨别与分析 | 第95-96页 |
·服务外包对东道国的正面经济影响 | 第96-101页 |
·就业和收入创造效应 | 第96-97页 |
·扩大服务出口优化出口结构效应 | 第97-98页 |
·产业结构提升效应 | 第98页 |
·技术进步和知识外溢效应 | 第98-100页 |
·促进可持续发展效应 | 第100-101页 |
·服务外包对东道国的负面经济影响 | 第101-104页 |
·价值链锁定效应 | 第101-102页 |
·创新阻滞效应 | 第102-103页 |
·经济脆弱性加大 | 第103页 |
·造成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 第103-104页 |
·服务外包与东道国经济发展:印度的例证 | 第104-111页 |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领头羊":印度 | 第104-105页 |
·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历程 | 第105-106页 |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印度经济发展 | 第106-111页 |
第五章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区位选择研究:东道国视角 | 第111-127页 |
·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关键:区位环境与服务商素质 | 第111-112页 |
·区位选择与跨国公司服务外包 | 第112-113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113-116页 |
·劳动力成本 | 第114页 |
·劳动力素质 | 第114-115页 |
·东道国基础设施水平 | 第115页 |
·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 | 第115页 |
·发包国与东道国文化差距 | 第115-116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建立 | 第116-117页 |
·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 | 第117-121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第117-11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19-121页 |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121-127页 |
第六章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实现的前提与微观动力机制 | 第127-153页 |
·国际分工的新发展与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 第127-131页 |
·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到产品内国际分工 | 第127-129页 |
·国际服务产业转移与服务外包 | 第129-131页 |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形成和出现 | 第131-137页 |
·专业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出现为外包实现提供现实条件 | 第131-132页 |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类型与竞争格局 | 第132-135页 |
·传统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服务转型 | 第135-137页 |
·服务外包承接企业成长四阶段模型 | 第137-144页 |
·服务外包承接企业发展阶段 | 第137-138页 |
·服务外包承接企业案例:印度典型企业和中国东软 | 第138-144页 |
·服务外包的动因机制:内生的视角 | 第144-153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驱动因素 | 第144-146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阻碍因素 | 第146-148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决策分析框架 | 第148-153页 |
第七章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承接方视角 | 第153-191页 |
·服务供应商选择之于服务外包成功的意义 | 第153-155页 |
·供应商选择不当是服务外包失败的重要原因 | 第153-154页 |
·外包关系中双方关系的类型及演化 | 第154-155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的理论发展与假设提出 | 第155-159页 |
·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第159-166页 |
·调研设计 | 第160-162页 |
·变量定义与测量 | 第162-165页 |
·统计过程与方法设计 | 第165-166页 |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 | 第166-18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66-171页 |
·项目分析 | 第171-174页 |
·效度分析 | 第174-179页 |
·信度分析 | 第179-181页 |
·回归分析 | 第181-184页 |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184-191页 |
·各假设被检验的情况 | 第184-186页 |
·实证讨论 | 第186-191页 |
第八章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政府战略与企业策略 | 第191-207页 |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与目前的全球地位 | 第191-196页 |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 第191-192页 |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国际地位与总体态势 | 第192-193页 |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93-196页 |
·承接服务外包:政府的战略 | 第196-200页 |
·辩证地看待和学习印度的成功模式 | 第196-197页 |
·中国政府发展和扶持服务外包的着力点 | 第197-200页 |
·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的策略 | 第200-207页 |
·中国本土服务商的特殊优势:大国市场效应与国际强引资国效应的利用 | 第200-203页 |
·"天生的国际企业"与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国际化路径 | 第203-207页 |
结语 | 第207-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9页 |
附录1:各变量相关系数表 | 第219-220页 |
附录2:服务外包研究调查问卷 | 第220-225页 |
致谢 | 第225-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