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化学热处理论文

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34页
   ·表面工程技术第11-15页
     ·表面工程技术的含义第11页
     ·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第11-13页
     ·表面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意义第13-15页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第15页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第15-19页
     ·等离子体的物理概念第16-17页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基础第17-18页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原理及其工艺特点第18-19页
     ·等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的分类第19页
   ·离子渗氮处理技术第19-26页
     ·离子渗氮处理技术的发展第19-21页
     ·离子渗氮处理技术的优点第21页
     ·直流离子渗氮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活性屏离子渗氮处理技术第24-25页
     ·保温式离子渗氮炉的应用第25-26页
   ·快速渗氮处理技术第26-32页
     ·优化渗氮工艺参数第27-29页
     ·催化渗氮处理第29页
     ·优化渗氮钢成分第29-30页
     ·多元共渗第30页
     ·其它快速渗氮方法第30-32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2-34页
2 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的探索第34-54页
   ·引言第34-36页
   ·试验方法第36-40页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第36-37页
     ·试验过程第37-38页
     ·试验工艺第38-39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39-40页
   ·试验结果第40-46页
     ·不同渗氮工艺条件下的渗氮层微观组织第40-42页
     ·不同渗氮工艺条件下的渗氮层硬度和厚度第42页
     ·不同渗氮工艺条件下的渗层结构第42-44页
     ·渗层化学元素的能谱分析第44-46页
     ·渗氮化合物层的形貌第46页
   ·分析讨论第46-52页
     ·富氮层快速渗氮技术的原理第46-50页
     ·富氮层对渗氮速度和渗氮层厚度的影响第50-51页
     ·“吸收-扩散”模型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3 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工艺的优化第54-71页
   ·引言第54-55页
   ·试验方法第55-57页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第55页
     ·试验过程第55-56页
     ·试验工艺第56-57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57页
   ·试验结果第57-62页
     ·以渗层厚度为判据的正交试验结果第57-59页
     ·以渗层硬度为判据的正交试验结果第59-61页
     ·不同渗氮工艺条件下的渗氮层微观组织第61-62页
     ·不同渗氮工艺条件下的渗氮层硬度和厚度第62页
   ·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其验证第62-66页
     ·正交试验预测的优化工艺参数第63-64页
     ·对优化工艺参数的验证第64-66页
   ·分析讨论第66-70页
     ·优化工艺的富氮层第66-69页
     ·理想的富氮层厚度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4 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的理论分析第71-94页
   ·引言第71-72页
   ·活性氮原子的外扩散第72-75页
     ·渗剂的分解第72-73页
     ·渗氮处理的外扩散过程第73-75页
   ·活性氮原子在工件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扩散过程第75-80页
     ·吸附的种类第75-76页
     ·吸附速度与吸附量第76-78页
     ·固体表面的吸附第78页
     ·文档顶端第78-80页
   ·活性氮原子的内扩散过程第80-92页
     ·Fick 第二扩散定律的解在活性屏快速渗氮处理中的应用第80-82页
     ·扩散的驱动力第82-85页
     ·影响扩散的因素第85-87页
     ·反应扩散的速度第87页
     ·活性屏快速离子渗氮处理中氮浓度、氮浓度梯度的计算第87-92页
   ·结论第92-94页
结论第94-96页
结束语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胎胶囊注射模压成型法模具的仿真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非晶态合金Ni-P、Ni-Co-B金属微球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