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监管的必要性 | 第10-31页 |
·从权利本质上就需要监管 | 第10-15页 |
·管理层股票期权 | 第10-12页 |
·管理层股票期权权利起源——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 第12-14页 |
·管理层股票期权的本质 | 第14-15页 |
·管理层股票期权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剩余归属结构的失衡 | 第15-24页 |
·从管理层角度:对公司剩余分配权具有实质影响 | 第16-18页 |
·从股东角度:上市公司股东的天然弱势地位 | 第18-24页 |
·管理层股票期权滥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 | 第24-28页 |
·破坏市场诚信基础,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 第24-25页 |
·扭曲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加大了贫富差距 | 第25-26页 |
·股票期权计划的快速发展异化社会文化 | 第26-27页 |
·导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丧失 | 第27-28页 |
·其他约束的弱效性需要监管制度的介入 | 第28-31页 |
·外部市场约束弱化 | 第28-29页 |
·公司内部监督制约之不足 | 第29页 |
·社会监督的不可控性 | 第29-31页 |
2.监管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1-34页 |
·适度监管的原则 | 第31-32页 |
·合理介入的原则 | 第32-34页 |
3.构建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体系 | 第34-51页 |
·股权激励计划注册制度 | 第34-38页 |
·监管目的 | 第34-37页 |
·股票期权计划注册的要素条款 | 第37-38页 |
·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44页 |
·披露内容 | 第38-40页 |
·股票期权计划的信息披露规则 | 第40-43页 |
·建立防止幕后交易的自律制度 | 第43-44页 |
·证券操纵行为的监管制度 | 第44-47页 |
·授予股票期权的监管 | 第44页 |
·对所授股票来源的监管 | 第44-46页 |
·管理层股票交易的监管 | 第46-47页 |
·管理层期权违法责任制度 | 第47-51页 |
·加大管理层个人责任 | 第48-49页 |
·正确区分行政与刑事责任 | 第49-50页 |
·完善惩罚性赔偿责任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