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早期汇率制度争论中的制度适宜性问题 | 第12-14页 |
·近期汇率制度争论中的制度适宜性问题 | 第14-17页 |
·汇率制度适宜性的含义 | 第17-19页 |
2. 联系汇率制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 第19-30页 |
·联系汇率制简介 | 第19-24页 |
·货币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第20-21页 |
·联系汇率制的运作原理 | 第21-24页 |
·联系汇率制的特点 | 第24-28页 |
·联系汇率制的适用条件 | 第28-30页 |
3.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适宜性分析 | 第30-43页 |
·香港汇率制度的传统与联系汇率制的适宜性 | 第30-33页 |
·香港政府的经济治理理念与联系汇率制的适宜性 | 第33-34页 |
·香港经济特点与联系汇率制的适宜性 | 第34-39页 |
·香港的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度 | 第34-36页 |
·香港的四大主要行业 | 第36-39页 |
·外部经济环境与联系汇率制的适宜性 | 第39-43页 |
4. 联系汇率制适宜性的两个比较案例分析:阿根廷、新加坡 | 第43-54页 |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失败的原因——基于与香港比较的视角 | 第43-50页 |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建立和崩溃 | 第44-45页 |
·阿根廷经济特点与货币局制度的不匹配 | 第45-47页 |
·阿根廷政府行为与货币局制度的不匹配 | 第47-50页 |
·新加坡为何选择BBC 制度 | 第50-54页 |
·由政府主导的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 | 第50-52页 |
·新加坡汇率制度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结合 | 第52-54页 |
5.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改进及未来 | 第54-64页 |
·联系汇率制的改进 | 第54-58页 |
·中央银行功能的获得和强化 | 第55-57页 |
·东亚金融危机和“任七招”的推行 | 第57-58页 |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任三招”的实施 | 第58页 |
·关于香港汇率制度的争论及其发展趋势 | 第58-64页 |
·关于香港汇率制度的建议及评价 | 第59-62页 |
·香港汇率制度的未来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