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3页 |
1 文昌鱼——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 | 第14-29页 |
·文昌鱼概述 | 第14-15页 |
·命名和分类 | 第15-16页 |
·文昌鱼的形体结构 | 第16-21页 |
·胚胎发育特点 | 第21-23页 |
·分子生物学在文昌鱼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9页 |
2 谷胱苷肽转硫酶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GSTs的结构 | 第30-31页 |
·GSTs的分类 | 第31-33页 |
·GSTs的进化 | 第33-34页 |
·GSTs的功能 | 第34-35页 |
·GSTs的表达模式 | 第35-36页 |
3 FREP基因研究概况 | 第36-40页 |
·哺乳动物中的FREPs | 第36-39页 |
·无脊椎动物中的FREPs | 第39-40页 |
4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40-43页 |
第二章 青岛文昌鱼Glutathione S-Transferase基因的表达与功能 | 第43-87页 |
1 前言 | 第43-4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4-71页 |
·文昌鱼肠c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第44页 |
·序列比较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44页 |
·BbGST-1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44-55页 |
·重组BbGST-1 的底物特异性 | 第55-58页 |
·Northern blot | 第58-65页 |
·切片原位杂交 | 第65-68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68-69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69-70页 |
·BbGST-1 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70-7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1-84页 |
·BbGST-1 的序列分析 | 第71-72页 |
·BbGST-1 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72-75页 |
·BbGST-1 基因的基因组分析 | 第75-77页 |
·重组蛋白BbGST-1 的表达纯化 | 第77-79页 |
·BbGST-1 的底物特异性 | 第79-80页 |
·BbGST-1 在文昌鱼成体各组织的表达模式 | 第80-84页 |
4 讨论 | 第84-87页 |
第三章 文昌鱼Fibrinogen-Related Protein基因的表达与功能 | 第87-124页 |
1 前言 | 第87-8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8-101页 |
·文库的构建、测序、序列比较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88页 |
·BbFRE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88-89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89页 |
·BbFREP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89-95页 |
·实时定量PCR实验 | 第95-98页 |
·酵母表达的BbFREP杀菌活性检测 | 第98-99页 |
·扫描电镜实验 | 第99页 |
·ELISA实验 | 第99-101页 |
·酵母重组表达的BbFREP与细菌的结合实验 | 第101页 |
·Northern blot | 第101页 |
·切片原位杂交 | 第101页 |
3 结果 | 第101-122页 |
·BbFREP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101-106页 |
·BbFRE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06-109页 |
·BbFREP在酵母中的表达 | 第109-111页 |
·LPS和LTA处理后BbFREP的表达模式 | 第111-115页 |
·重组BbFREP的溶菌活性 | 第115-116页 |
·重组BbFREP与细菌的结合 | 第116-117页 |
·重组蛋白与各种配体的结合 | 第117-119页 |
·BbFREP基因在成体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第119-122页 |
4 讨论 | 第122-12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作者简历 | 第14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