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诵读与联想一体,诗词共文化齐辉 | 第9-12页 |
第一章 现状分析 | 第12-21页 |
一、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古典诗词教学的误区 | 第13页 |
三、关于中学语文诗词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13-21页 |
(一) 调查说明 | 第13-14页 |
(二) 调查结果 | 第14-19页 |
(三) 结果分析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诵读研究 | 第21-28页 |
一、文化要传承,经典需诵读 | 第21-23页 |
二、经典需诵读,诗教应先行 | 第23-28页 |
第三章 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探讨 | 第28-38页 |
一、诵读教学法的提出 | 第28页 |
二、诵读教学法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一) 诵读与讲解相结合 | 第28页 |
(二) 诵读与意会相结合 | 第28-29页 |
(三) 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 | 第29页 |
(四) 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 | 第29页 |
三、利用接受美学来进行创造性诗词诵读教学 | 第29-31页 |
四、诵读要致精 | 第31-33页 |
五、古诗词诵读教学指要 | 第33-38页 |
(一) 在观念上,不能为背诵而背诵,而要认识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累古诗词,可以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做人的底子 | 第34页 |
(二) 在方法上,要突出吟诵,把握诗歌的音乐美,培育学生的创造意识 | 第34-36页 |
(三) 在操作上,要课内外比翼双飞,让学生自主背诵,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 第36页 |
(四) 在自身方面,要开阔视野,与学生同读,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