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水溶液中焦磷酸根及草酸根的识别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32页
   ·绪论第12-14页
   ·阴离子的结构特点第14-15页
   ·阴离子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第15-21页
     ·受体-信号体偶合法第15-16页
     ·指示剂置换法第16-19页
     ·反应型化学传感器第19-21页
   ·阴离子的识别第21-30页
     ·焦磷酸根的识别第21-23页
     ·二元羧酸阴离子的识别第23-26页
     ·其他阴离子的识别第26-30页
   ·本论文选题依据、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含吡咯结构钳形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焦磷酸根和草酸根的识别研究第32-54页
   ·引言第32页
   ·化学传感体系的设计第32-34页
   ·受体合成路线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40页
     ·原料和仪器第35页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5-37页
     ·化学传感体系对焦磷酸根和二元羧酸阴离子的荧光识别第37-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52页
     ·焦磷酸根识别部分第40-46页
     ·草酸根识别部分第46-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含 4-甲基苯酚双核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焦磷酸根的识别研究第54-68页
   ·引言第54页
   ·化学传感体系设计第54-57页
   ·合成路线第57页
   ·实验部分第57-60页
     ·原料和仪器第57页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57-60页
     ·化学传感体系 CE3 对阴离子的荧光识别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7页
     ·指示剂的筛选第60-62页
     ·化学传感体系 CE3 的构筑第62-63页
     ·化学传感体系 CE3 对各种阴离子的选择性荧光识别第63-64页
     ·干扰性实验第64-65页
     ·焦磷酸根对化学传感体系 CE3 的荧光滴定第65-66页
     ·主要干扰离子对化学传感体系 CE3 的荧光滴定第66页
     ·受体 3-1 与焦磷酸根的结合比的测定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二茂铁衍生物受体的合成及其对焦磷酸根的识别研究第68-77页
   ·引言第68页
   ·化学传感体系设计第68-70页
   ·合成路线第70页
   ·实验部分第70-73页
     ·原料和仪器第70页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70-72页
     ·化学传感体系 CE4 对阴离子的荧光识别第72-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76页
     ·化学传感体系 CE4 的构筑第73-74页
     ·化学传感体系 CE4 对各种阴离子的选择性识别第74页
     ·焦磷酸根对化学传感体系 CE4 的荧光滴定第74-75页
     ·竞争性实验第75-76页
     ·受体 4-1 与焦磷酸根的结合比测定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总结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图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新颖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Mannich反应合成β-氨基酮衍生物及酰胺基烷基萘酚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