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新颖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绪论第13页
   ·靛红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第13-16页
  Baeyer 合成法第13-14页
  Claisen 合成法第14页
  Sandmeyer 合成法第14页
  Martinet 合成法第14-15页
  Stoll 合成法第15页
  Gassman 合成法第15页
  过渡金属催化合成法:第15-16页
   ·靛红及其衍生物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第16-26页
  靛红在不同 pH 下的不同形态第16页
  靛红的亲电取代反应第16-18页
  靛红的亲核取代反应第18-20页
  靛红的还原反应第20-23页
  靛红的氧化扩环反应第23-24页
  靛红的 Pfitzinger 反应第24-26页
第二章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中的应用研究第26-40页
   ·引言第26-27页
   ·实验部分第27-31页
     ·试剂与仪器第27页
     ·1-(4-氯苄基)-3-乙酰基-2-乙氧基吲哚(3)的合成第27-28页
     ·6-(4-氯苄基)-6H-吲哚[2,3-b]喹啉-11-羧酸(4a-4e)的合成第28-30页
     ·6-(4-氯苄基)-6H-吲哚[2,3-b]喹啉-11-羧酸中间体(5a-5e)的合成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1-(4-氯苄基)-3-乙酰基-2-乙氧基吲哚(3)的合成第31-32页
     ·6-(4-氯苄基)-6H-吲哚[2,3-b]喹啉-11-羧酸(4a-4e)以及中间体(5a-5e)的合成 ....第32-33页
     ·反应机理推测第33-34页
     ·1-(4-氯苄基)-3-乙酰基-2-乙氧基吲哚(3)的结构表征第34-37页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第三章 基于靛红及取代靛红的新型含三氮双喹啉酸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和表征第40-47页
   ·引言第40-41页
   ·实验部分第41-43页
     ·试剂与仪器第41页
     ·2,6-二乙酰基吡啶的合成第41页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41-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6页
     ·含三氮双喹啉酸有机配体的合成第43-44页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第四章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多环稠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第47-58页
   ·前言第47页
   ·实验部分第47-51页
     ·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4-苯基-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9)的合成第48-49页
     ·4-苯基-2-[(2-乙氧基-2-氧杂乙氧基)亚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0)的合成第49页
     ·5-苯基-4-氧杂-3,4-二氢-1H-吡喃并[3,4-b]喹啉-3-甲酸乙酯(11)的合成第49页
     ·6-苯基-3-氧杂吖啶酮(12)的合成第49-50页
     ·化合物 13a-13e 的合成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6-苯基-3-氧杂吖啶酮(12)的合成第51-52页
     ·多环稠杂环化合物(13)的合成第52-53页
     ·6-苯基-3-氧杂吖啶酮(12)的结构表征第53-55页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第五章 基于靛红及取代靛红的含吡啶联喹啉羧酸新型配体的设计,合成和表征第58-65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部分第59-61页
     ·试剂与仪器第59页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59-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4页
     ·含吡啶联喹啉羧酸配体的合成第61-62页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部分化合物附图第72-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罗丹明衍生物金属离子探针的合成与识别性质研究
下一篇:水溶液中焦磷酸根及草酸根的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