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植物抗寒性研究 | 第13-14页 |
·低温胁迫 | 第13页 |
·抗寒锻炼与脱锻炼 | 第13-14页 |
·抗寒性的测定方法 | 第14-16页 |
·电解质渗出率法(EL 法) | 第14页 |
·叶绿素荧光法(CF 法) | 第14-15页 |
·褐变法(VSD 法) | 第15页 |
·干物质含量 | 第15页 |
·电阻抗图谱法(EIS 法) | 第15-16页 |
·生理指标 | 第16-17页 |
·保护酶 | 第16页 |
·脯氨酸 | 第16页 |
·叶绿素 | 第16-17页 |
·可溶性蛋白质 | 第17页 |
·可溶性糖与淀粉 | 第17页 |
·丙二醛(MDA) | 第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19-21页 |
·SOD 活性测定 | 第19页 |
·POD 活性测定 | 第19-20页 |
·MDA 含量测定 | 第20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20页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针叶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1页 |
·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测定 | 第21页 |
·干物质含量测定 | 第21页 |
·冷冻处理 | 第21-22页 |
·抗寒性的测定 | 第22-25页 |
·测定冷冻处理材料的方法 | 第22-25页 |
·测定未冷冻处理材料的方法 | 第25页 |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8页 |
·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26-31页 |
·脱锻炼期间针叶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26-30页 |
·抗寒锻炼期间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变化 | 第30-31页 |
·电阻抗参数的变化 | 第31-38页 |
·脱锻炼期间电阻抗参数变化 | 第31-34页 |
·脱锻炼期间电阻抗图谱变化 | 第34-35页 |
·抗寒锻炼期间电阻抗参数变化 | 第35-38页 |
·脱锻炼期间电阻抗参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38-42页 |
·未冷冻处理的电阻抗参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38-40页 |
·冷冻处理后EIS 法测得的抗寒性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40-42页 |
·抗寒锻炼期间电阻抗参数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未冷冻处理的电阻抗参数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冷冻处理后EIS 法测得的抗寒性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关性 | 第43页 |
·未冷冻处理的电阻抗参数与抗寒性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EIS 法与EL 法、CF 法、VSD 法测定抗寒性的比较 | 第44-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脱锻炼期间电阻抗参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48-49页 |
·未冷冻样本电阻抗参数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48页 |
·冷冻处理后EIS 法测得的抗寒性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第48-49页 |
·电阻抗参数与干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 第49页 |
·电阻抗参数与针叶F_v/F_m 的相关性 | 第49页 |
·抗寒锻炼期间电阻抗参数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关性 | 第49-50页 |
·脱锻炼期间的电阻抗参数 | 第50页 |
·脱锻炼期间的电阻抗图谱 | 第50-51页 |
·电阻抗图谱法与抗寒性的相关性 | 第51-52页 |
·未冷冻处理用电阻抗图谱法测抗寒性 | 第51页 |
·冷冻处理后用电阻抗图谱法测定抗寒性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