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松论文

彰武松和樟子松不同生长阶段抗旱生理生态特性比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17页
   ·彰武松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1页
   ·樟子松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1-15页
     ·樟子松幼苗阶段抗旱性研究第12-13页
     ·樟子松成林阶段抗旱性研究第13-14页
     ·国外有关欧洲赤松抗旱方面的研究第14-15页
   ·彰武松抗旱性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2 彰武松幼苗阶段抗旱机理研究第17-23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7-18页
     ·盆栽控水试验第17-18页
     ·幼苗根系调查第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21页
     ·丙二醛第18页
     ·过氧化氢酶第18-19页
     ·叶绿素第19页
     ·脯氨酸第19页
     ·叶片含水率第19页
     ·幼苗阶段根系特征第19-21页
   ·结论与讨论第21-23页
3 彰武松成林阶段抗旱机理研究第23-40页
   ·试验地概况第23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3-25页
     ·生理指标测定第23页
     ·气孔蒸腾和角质层蒸腾测定第23-24页
     ·根系及生物量测定第24页
     ·小气候调查第24页
     ·土壤含水量测定第24页
     ·土壤养分测定第24-25页
     ·彰武松混交林与纯林对比调查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8页
     ·彰武松与樟子松蒸腾速率变化规律第25-27页
     ·彰武松和樟子松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规律第27-28页
     ·彰武松和樟子松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比较第28页
     ·切枝蒸腾实验第28-29页
     ·根系第29-30页
     ·生物量第30-31页
     ·小气候调查第31-33页
     ·土壤水分动态分析第33-35页
     ·土壤养分对比分析第35-38页
     ·混交林对土壤养分和林木生长量的影响第38页
   ·结论与讨论第38-40页
4 彰武松抗旱适应性评价第40-48页
   ·彰武松的推广的方式第40-41页
   ·彰武松在各推广点的生长状况第41-45页
     ·辽宁章古台第41页
     ·辽宁后新丘第41-42页
     ·辽宁的朝阳建平黑水林场第42页
     ·沈阳新民林业局第42页
     ·大连普兰店第42-43页
     ·内蒙赤峰敖汉旗陈家洼子林场第43页
     ·大同杨树局金沙滩林场第43页
     ·陕西榆林市城郊林场第43页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43-44页
     ·甘肃民勤民勤治沙站第44-45页
   ·彰武松抗旱适应地区气候因子与土壤水养条件第45-46页
   ·总结与讨论第46-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植被遥感分类研究
下一篇:不同种源白皮松茎和针叶的电阻抗参数与生理参数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