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应计项的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4-17页 |
·创新与贡献 | 第17-19页 |
2 盈余管理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与度量设计 | 第19-55页 |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与盈余管理 | 第19-42页 |
·被管理的报告盈余 | 第42-55页 |
3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55-110页 |
·国内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纵览 | 第56-67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公司治理 | 第67-94页 |
·盈余管理特定手段——资产减值专题研究 | 第94-106页 |
·本文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106-110页 |
4 制度背景分析 | 第110-132页 |
·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特征 | 第110-117页 |
·证券市场监管及基本财务指标 | 第117-127页 |
·资产减值规则体系与坏账会计处理 | 第127-129页 |
·小结 | 第129-132页 |
5 坏账信息中的操控性应计 | 第132-151页 |
·上市公司的坏账信息概况 | 第133-138页 |
·坏账计提的单项操控性应计(MW1988) | 第138-144页 |
·整体操控性应计(Jones1994) | 第144-149页 |
·小结 | 第149-151页 |
6 盈余管理的内部动因:契约摩擦 | 第151-170页 |
·研究假设 | 第151-153页 |
·模型设定与研究数据 | 第153-156页 |
·实证研究结果 | 第156-168页 |
·小结 | 第168-170页 |
7 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市场牟利 | 第170-193页 |
·研究假设 | 第170-172页 |
·模型设定与研究数据 | 第172-174页 |
·实证研究结果 | 第174-191页 |
·小结 | 第191-193页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93-206页 |
·研究结论 | 第193-199页 |
·政策建议 | 第199-203页 |
·研究局限与后续方向 | 第203-206页 |
参考文献 | 第206-222页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222-223页 |
后记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