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7页 |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 ·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 第7-8页 |
| ·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兴起 | 第8-9页 |
| ·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传统文化产业价值研究的目的、现实意义和内容思路 | 第12-13页 |
| ·传统文化产业价值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传统文化产业价值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传统文化产业价值研究的内容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 第13页 |
| ·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 ·综合分析法 | 第13-14页 |
| 2 文化与传统文化 | 第14-18页 |
| ·“文化”界说 | 第14-15页 |
| ·中国传统文化 | 第15-16页 |
|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 第15-16页 |
| ·传统文化的内容 | 第16页 |
| ·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 第16-18页 |
| 3 传统文化失语原因——传承方式的失效 | 第18-21页 |
| ·两份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的调查 | 第18-19页 |
| ·传统传承方式的弊端 | 第19-21页 |
| 4 产业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 第21-26页 |
| ·传统文化产业化与文化产业的内涵 | 第21-22页 |
| ·文化产业化——文化产品特殊的商品化 | 第21页 |
| ·文化产业的内涵 | 第21-22页 |
| ·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 第22-23页 |
|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 第22-23页 |
|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 第23页 |
| ·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 第23页 |
| ·传统文化产业化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 ·是满足文化消费增长,夺回国内市场的需要 | 第23-25页 |
| ·是形成传统文化有效传承机制的需要 | 第25页 |
| ·是促进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5-26页 |
| 5 传统文化的产业价值发掘 | 第26-42页 |
| ·产业化发展秉承的三大原则 | 第26-29页 |
| ·内容选择:珍视传统,继承创新 | 第26-27页 |
| ·现代解读:尊重文化,娱乐有度 | 第27-28页 |
| ·市场获利:自觉回馈,养护发展 | 第28-29页 |
| ·完善知识产权立法,防止资源内容流失 | 第29-31页 |
| ·从“花木兰”的遗憾说起 | 第29-30页 |
| ·辨证看待“花木兰”现象 | 第30-31页 |
| ·打造传统文化产业价值链,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升值 | 第31-42页 |
| ·作为价值链上游的内容生产 | 第31-37页 |
| ·作为价值链下游的产业延伸 | 第37-42页 |
| 6 创造竞争优势 | 第42-43页 |
| ·练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 | 第42页 |
| ·借外力,复制非核心竞争力 | 第42-43页 |
| 7 结论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