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的群体诉讼制度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群体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9页
 (一) 群体诉讼概念界定第10-12页
 (二) 群体诉讼的特征第12-14页
  1.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第12-13页
  2. 诉讼群体的“拟制性”第13页
  3. 权利实现的间接性第13-14页
  4. 判决扩张性第14页
 (三) 群体诉讼的基本形态第14-19页
  1. 共同诉讼第15-16页
  2. 代表诉讼第16-17页
  3. 试验性诉讼或典型诉讼第17页
  4. 团体诉讼第17-19页
二、我国现行群体诉讼制度第19-25页
 (一) 代表人诉讼的立法背景第19页
 (二) 代表人诉讼的立法现状第19-21页
 (三) 代表人诉讼的特征第21-25页
  1. 须以众多当事人一方诉讼标的相同或属同一种类第21-22页
  2. 诉讼代表人的产生必须有被代表人的明确授权第22-23页
  3. 被代表人人数的确定化第23-24页
  4. 诉讼代表人的权限较小第24页
  5. 判决效力的扩张间接性第24-25页
三、我国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实践第25-35页
 (一) 目前我国群体性纠纷特点及其主要类型第25-29页
  1. 目前我国群体性纠纷特点第25-26页
  2. 我国群体性纠纷的类型第26-29页
 (二) 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政策和司法策略第29-30页
 (三) 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方式及其正当性分析第30-35页
  1. 目前法院处理群体性纠纷的方式第31-33页
  2. 法院处理方式的正当性第33-35页
四、群体性纠纷解决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第35-44页
 (一) 我国群体性纠纷的解决第35-38页
  1. 引进集团诉讼的可能第35-36页
  2. 群体性纠纷解决的出路第36-38页
 (二)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第38-44页
  1. 划分群体性纠纷解决的类型第38-39页
  2. 明确代表人诉讼定位问题第39-40页
  3. 代表人诉讼中管辖制度完善第40页
  4. 代表人诉讼中代表人的选任和监督第40-42页
  5. 代表人诉讼中的裁判效力的扩张第42-43页
  6. 替代性解决纠纷机制的完善与协调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探析
下一篇:契约视角的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