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棘胸蛙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及其种群遗传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9页
 1 全球两栖动物保护现状第11-12页
 2 微卫星分子标记第12-15页
   ·微卫星分子标记简介第13-14页
   ·微卫星标记作为遗传标记的优点第14-15页
   ·微卫星标记作为遗传标记的缺点第15页
 3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第15-22页
   ·微卫星位点获得途径第16-20页
     ·从已经公布的序列中(尤其是EST文库)筛查微卫星DNA第16页
     ·利用近缘种之间引物的通用性得到目的物种的微卫星标记第16-17页
     ·经典法第17-18页
     ·省略筛库法第18-19页
     ·构建微卫星富集文库筛选微卫星标记第19-20页
   ·无尾两栖动物的微卫星筛选第20-22页
 4 微卫星在蛙类种群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综述第22-27页
   ·自然选择或遗传漂变第22-23页
   ·种群动态研究第23-24页
   ·景观和基因流阻隔第24-25页
   ·有效种群数量的估计第25-26页
   ·研究种群扩散的路径第26页
   ·微卫星和蛙类行为研究第26-27页
 5 棘胸蛙研究进展第27-29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9-42页
 1 棘胸蛙微卫星位点的筛选第29-37页
   ·材料准备第29-31页
     ·药品和酶第29页
     ·菌株和克隆载体第29页
     ·样本DNA提取第29-30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各及转化效率的测定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7页
     ·酶切基因组DNA、连接衔接头以及片段选择第31-33页
     ·磁珠富集法捕获SSR序列第33-34页
     ·双链恢复PCR反应第34页
     ·克隆转化、蓝白斑筛选和测序第34-35页
     ·SSR序列获得、引物设计及多态性引物的初步筛检第35-36页
     ·基因分型,多态性信息获得第36页
     ·SSR位点评估测定第36-37页
 2 棘胸蛙种群遗传分析第37-42页
   ·材料和方法第37-39页
     ·采样信息第37-38页
     ·引物信息第38-39页
     ·分析软件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42页
     ·DNA提取第39-40页
     ·PCR反应及电泳分析第40页
     ·数据分析第40-42页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第42-55页
 1 微卫星位点筛选结果第42-46页
   ·SSR序列富集效率统计结果第42页
   ·微卫星位点的特征分析第42-46页
 2 种群遗传分析结果第46-55页
   ·遗传多样性和哈迪温伯格平衡第46-48页
   ·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第48-53页
   ·瓶颈效应第53-55页
第四章 讨论第55-63页
 1 探针的选择第55-56页
 2 等位基因检测误差第56页
 3 遗传结构和种群动态分析第56-58页
 4 棘胸蛙隐种的进一步确认第58-60页
 5 棘胸蛙优先保护种群的确定第60-63页
第五章 小结和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千岛湖陆桥岛屿社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下一篇:棘胸蛙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