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千岛湖陆桥岛屿社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 生境片段化对动物种群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对动物种群大小和灭绝速率的影响第15-16页
   ·对动物种群的扩散和迁入的影响第16页
   ·对动物种群遗传和变异的影响第16-17页
 2 微卫星标记相关综述第17-31页
   ·微卫星标记简介第17-20页
     ·微卫星的概念第17-18页
     ·微卫星的特点第18-20页
       ·数量丰富,覆盖整个基因组第18页
       ·高多态性、等位基因多、信息量高第18页
       ·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呈共显性第18页
       ·微卫星标记的保守性第18页
       ·容易检测、重复性好、适于自动化分析第18-20页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第20-24页
     ·微卫星在群体遗传学与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第20-21页
     ·微卫星在动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第21-22页
     ·微卫星在亲权鉴定与品系鉴定中的应用第22-23页
     ·微卫星在遗传作图及目标基因QTL定位方面中的应用第23页
     ·微卫星在遗传病的预测及诊断中的应用第23-24页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第24-30页
     ·从公共数据库中查找微卫星位点第24-25页
     ·从近缘物种获得微卫星引物第25-26页
     ·从基因组DNA中筛选微卫星位点第26-30页
       ·传统分离策略第26-27页
       ·富集法分离策略第27-30页
   ·微卫星标记的不足之处及发展前景第30-31页
第二章 社鼠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SSR反应条件优化第31-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9页
   ·材料第31-33页
     ·动物材料第31页
     ·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基因组DNA提取所用材料第31页
     ·试剂配制第31-32页
     ·主要仪器第32-33页
   ·方法第33-39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3-34页
     ·基因组DNA质量观察第34页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第34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34页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第34-37页
       ·待筛选大、小鼠微卫星引物序列第34-36页
       ·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36-37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37-39页
       ·制胶第37页
       ·电泳第37-38页
       ·银染检测第38页
       ·保存图象第38-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39-40页
   ·SSR反应体系的优化第40-41页
     ·不同DNA模板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第40页
     ·不同dNTP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第40页
     ·不同引物浓度对PCR结果的影响第40-41页
     ·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反应第41页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第41-45页
     ·可初步进行跨种扩增的微卫星引物第41-43页
     ·多态性微卫星引物第43-45页
 3 讨论第45-49页
   ·DNA提取改进及95%乙醇保存可行性第45-46页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第46-47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第47-48页
   ·引物跨种扩增第48-49页
第三章 不同岛屿间社鼠遗传多样性第49-8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0-53页
   ·群体材料第50页
   ·研究方法第50-51页
   ·基因组DNA提取与PCR反应第51-52页
   ·数据分析第52-53页
 2 结果第53-80页
   ·岛屿中社鼠种群DNA扩增结果第53-55页
   ·千岛湖地区社鼠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情况第55-66页
     ·Hady-Weinberg平衡第55页
     ·社鼠物种遗传多样性第55-65页
     ·种群的遗传变异第65-66页
       ·种群的固定系数(F_(IS))第65页
       ·种群遗传分化第65-66页
   ·社鼠不同种群间遗传变异的关系第66-80页
     ·不同种群社鼠遗传多样性比较第66-67页
     ·岛屿面积大小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第67-68页
     ·种群间遗传分化第68-77页
       ·不同种群间基因流及分化系数第68-69页
       ·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GI)第69-73页
       ·聚类分析第73-75页
       ·主坐标分析第75-77页
     ·地理距离与遗传分化、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第77-79页
     ·种群瓶颈效应分析第79-80页
 3 讨论第80-89页
   ·Hardy-Weinberg平衡第80-81页
   ·千岛湖地区社鼠遗传多样性第81-82页
   ·社鼠不同种群间遗传变异的关系第82-88页
     ·社鼠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第82-83页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第83-84页
     ·聚类分析第84-86页
     ·地理距离和种群遗传分化第86-87页
     ·种群瓶颈第87-88页
   ·由片段化看物种的保护第88-89页
第四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6-107页
硕士在读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生态学研究
下一篇:棘胸蛙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及其种群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