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论文

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研究内容第7-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13页
   ·文章结构框架图第13-14页
第二章 世博会建筑生态设计原则理念与评判标准第14-19页
   ·世博建筑的生态设计原则与理念第14-17页
     ·世博建筑的生态设计原则第14-15页
     ·世博会的生态设计理念第15-17页
   ·建筑的生态评判标准第17-19页
     ·建筑材料的生态评判标准第17-18页
     ·建筑技术的生态评判标准第18-19页
第三章 上海世博建筑——绿色建筑材料第19-35页
   ·可再生天然建筑材料第19-27页
     ·天然建筑材料第20-23页
     ·天然材料加工合成的材料第23-27页
   ·新型建筑材料第27-35页
     ·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应用第27-31页
     ·新型有机合成建筑材料第31-35页
第四章 上海世博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第35-59页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第36-46页
     ·太阳能的利用第36-41页
     ·风能的利用第41-44页
     ·地热的利用第44-46页
   ·建筑结构及构件的生态处理第46-56页
     ·立体绿化空间第47-50页
     ·围护结构生态处理第50-53页
     ·建筑体型生态处理第53-56页
   ·建筑系统的生态处理第56-59页
     ·楼宇控制系统第56-57页
     ·雨水回收系统第57-59页
第五章 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第59-70页
   ·生态建筑美学第59-60页
   ·历届世博会的生态技术特点第60-64页
     ·1992 年-2005 年世博会生态技术特点第61-63页
     ·2010 上海世博会生态技术特点第63-64页
   ·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第64-70页
     ·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第64-65页
     ·采用适宜技术改善建筑节能效益第65-66页
     ·从生命全周期综合衡量建筑生态效益第66页
     ·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建筑的美学和谐性第66-68页
     ·媒体技术力量深入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第68-69页
     ·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传播第69-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7页
附录一:2010 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建筑导览第77-84页
附录二: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主要场馆建筑材料与技术特点第84-95页
附录三: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第95-101页
附录四: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总体方案第101-106页
附录五: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第106-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明园规划布局及其结构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庭院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