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2页 |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行为科学理论 | 第20页 |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0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 | 第21-23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界定 | 第23-29页 |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 第23-24页 |
·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24-26页 |
·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 第26-29页 |
·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29-31页 |
·德尔菲法 | 第29-30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0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 第32-45页 |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历史发展 | 第32-33页 |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现状 | 第33-36页 |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4页 |
·考核目标 | 第36-38页 |
·考核指标 | 第38-40页 |
·考核对象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第45-65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 第45-49页 |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指导思想 | 第45页 |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 | 第46-49页 |
·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9-55页 |
·师德指标的确定 | 第49-51页 |
·教学工作指标的确定 | 第51-53页 |
·科研工作指标的确定 | 第53-54页 |
·社会服务工作指标的确定 | 第54-55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63页 |
·确定权重的原则 | 第55-56页 |
·确定权重的方法及应用 | 第56-59页 |
·权重的计算分析 | 第59-63页 |
·实证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完善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 第65-69页 |
·确立考核的基础地位 | 第65页 |
·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并重 | 第65-66页 |
·考核结果及时反馈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