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的媒介环境下“迷”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11页
   ·研究命题的提出第7-8页
   ·研究方法第8页
   ·研究对象第8-11页
2 "迷"的特征及形成因素第11-19页
   ·"迷"的特征第11-16页
     ·群体性第11-12页
     ·主动性第12页
     ·偶然性第12-13页
     ·组织性第13-14页
     ·自我互动第14-15页
     ·入迷行为代表着一种情感的依附和寄托第15页
     ·"迷"会自我培养第15-16页
   ·"迷"出现的因素第16-19页
     ·消费文化促使人们成"迷"第16-17页
     ·缓解压力摆脱无助的需要第17页
     ·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第17-18页
     ·获得被认同的需要第18页
     ·学习的需要第18-19页
3 新的媒介环境下"迷"的媒介使用行为第19-32页
   ·以新媒体为主流的新的媒介环境第19-20页
   ·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第20-22页
     ·数字化第20-21页
     ·媒体间的融合加剧第21页
     ·传者和受者身份的模糊第21-22页
     ·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第22页
   ·新的媒介环境对受众的影响第22-25页
     ·进一步分化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第22-23页
     ·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第23-24页
     ·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第24页
     ·赋予并进一步扩大受众的权利第24-25页
     ·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第25页
   ·"迷"的媒介使用行为第25-29页
     ·"迷"以网络为主,跨媒介寻找偶像文本第26页
     ·"迷"借助创造新的文本将偶像占为己有第26-27页
     ·"迷"借助虚拟社区和文本解读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第27-29页
   ·"迷"使用媒介的特征第29-32页
     ·"迷"总是有选择地使用媒介第29-30页
     ·"迷"总是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第30-31页
     ·"迷"得以发挥的主动空间依然有限第31-32页
4 大众传媒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迷"第32-38页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第32-33页
   ·顺应并引导"迷"的议程第33-34页
   ·挑选合适的议题第34-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客价值开发应用研究
下一篇:遗传算法在考试系统组卷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