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协商民主视阈下我国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协商民主理论概述第14-32页
   ·协商民主的起源与兴起第14-17页
   ·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第17-20页
   ·协商民主反映了我国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第20-22页
     ·协商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第20页
     ·协商民主发展的社会基础第20页
     ·协商民主发展的体制基础第20-21页
     ·协商民主发展的政治基础第21页
     ·协商民主发展的科学基础第21-22页
   ·协商民主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本质第22-23页
   ·协商民主展示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趋势第23-25页
   ·政府决策模式发展的逻辑演进第25-32页
     ·理性决策模式第25-27页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第27-28页
     ·渐进决策模式第28-29页
     ·规范最佳模式与混合扫描模式第29-30页
     ·“上下来去”决策模式第30-32页
第3章 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是我国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的历史选择第32-40页
   ·我国政府协商民主决策模式的内涵界定第32-36页
     ·我国政府协商民主决策模式的理论基础第32-34页
     ·我国政府协商民主决策模式的合理内涵第34-36页
   ·我国政府确立协商民主决策模式的现实价值第36-40页
     ·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有利于优化决策程序第36-37页
     ·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第37页
     ·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有利于完善政策监督体系第37-38页
     ·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有利于畅通社情民意反映通道第38-40页
第4章 妨碍我国政府协商民主决策模式确立的限制性因素第40-42页
   ·公民知识理性的不足和参与能力的匮乏第40页
   ·多元冲突中利益选择的矛盾第40页
   ·多次反复协商带来的政策制定的低效率第40-41页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制度化缺失第41-42页
第5章 协商民主视阈下我国政府决策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第42-53页
   ·明确指导思想,提供协商民主决策模式建构的行动指南第42-43页
   ·丰富制度资源,完善民意顺畅表达的政治保障第43-46页
   ·发育社会组织,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第46-48页
   ·规范决策程序,引导公众对政府决策过程的有序参与第48-50页
   ·强化决策责任,确保政府决策充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第50-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
下一篇: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