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第一章 概述第9-19页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0-13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价值意义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五节 论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9页
  一、高校领导体制第15-16页
  二、与目标相关的概念第16-17页
  三、目标偏离第17-19页
第二章 建国以来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及其实现第19-77页
 第一节 校(院)长负责制(1950年—1956年)第20-27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20-23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23-27页
 第二节 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1956年—1961年)第27-37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27-31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31-37页
 第三节 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1966年)第37-42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37-41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41-42页
 第四节 十年内乱中的“革命委员会”(1966年—1978年)第42-46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42-44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44-46页
 第五节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年—1985年)第46-55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46-51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51-55页
 第六节 我国开始在部分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1985年—1989年)第55-69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55-62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62-69页
 第七节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9年至—今)第69-77页
  一、该体制预期目标的提出第69-75页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第75-77页
第三章 影响我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第77-109页
 第一节 影响我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第77-98页
  一、改革预期目标决策阶段的原因第78-90页
  二、改革预期目标设计阶段的原因第90-96页
  三、改革预期目标实施阶段的原因第96-98页
 第二节 我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目标实现的应对策略第98-109页
  一、明确改革的方向第99-100页
  二、建立合理的决策体系第100-102页
  三、制定科学合理具体的目标第102-103页
  四、健全目标实施保障体系第103-105页
  五、完善高素质执行团队第105-109页
结语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附录第114-115页
后记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研究
下一篇:张楚廷大学管理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