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调制技术与调制器、解调技术与解调器论文--解调技术与解调器论文

双光栅匹配解调系统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引言第11-12页
   ·光纤光栅的发展动态第12-13页
   ·光纤光栅的分类第13-14页
     ·按光纤光栅的周期分类第13页
     ·按光纤光栅的波导结构(光栅轴向折射率分布)分类第13-14页
   ·光纤光栅的应用现状第14-16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光纤光栅的结构及其传感原理第17-27页
   ·光纤光栅的结构第17页
     ·光纤的结构第17页
     ·光纤光栅的结构第17页
   ·FBG的基本光学特征第17-21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波导结构第17-18页
     ·光纤光栅的基本光学参数第18-20页
     ·光纤光栅反射峰的特点第20-21页
   ·FBG的基本传感原理第21-25页
     ·FBG应变传感模型第21-23页
     ·FBG温度传感模型第23-25页
     ·振动加速度传感模型第25页
   ·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交叉传感模型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信号解调技术第27-36页
   ·直接法第27页
   ·滤波法第27-30页
     ·匹配FBG可调滤波检测法第27-28页
     ·边缘滤波法第28-29页
     ·可调谐F-P滤波法第29-30页
   ·干涉法第30-32页
     ·非平衡M-Z干涉法第30-31页
     ·非平衡迈克尔逊干涉法第31-32页
   ·可调光源解调法第32-34页
     ·锁模法第32-33页
     ·可调窄带光源检测法第33-34页
   ·光栅色散解调法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传感解调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6-59页
   ·基于匹配滤波法的双光栅匹配解调技术第36-43页
     ·普通匹配法存在的缺点第36-37页
     ·双光栅匹配法概述第37-38页
     ·解调原理第38-41页
     ·特殊悬臂梁结构第41-43页
   ·双光栅匹配解调系统第43-44页
   ·解调系统光路设计第44-48页
     ·光源第44-46页
     ·3dB耦合器第46-47页
     ·光电探测器第47页
     ·光谱仪第47-48页
   ·解调电路设计第48-58页
     ·光电转换第48-49页
     ·信号调理电路第49-52页
     ·信号采集电路第52-53页
     ·单片机的选型与简介第53-54页
     ·显示电路及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第54-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传感解调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9-66页
   ·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第59-65页
     ·数据采集第60-61页
     ·数据运算第61-64页
     ·步进电机驱动及数据显示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的实验及分析第66-77页
   ·光纤光栅应变特性实验第66-68页
   ·匹配光栅的步进电机调谐实验第68-69页
   ·特殊悬臂梁特性测试第69-70页
   ·双光栅匹配解调系统实验第70-73页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调试第73-74页
     ·排除逻辑故障第73页
     ·排除元器件失效第73页
     ·排除电源故障第73页
     ·芯片焊接和调试第73-74页
     ·单片机的调试第74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附录 电路原理图第80-81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GBT特性的分析仿真
下一篇:激光对中仪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标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