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

常见精神疾病共享遗传风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背景知识篇第13-60页
 1 复杂遗传疾病第13-38页
   ·复杂遗传疾病概述第13-17页
     ·影响遗传性疾病复杂性的因素第14-15页
     ·遗传性疾病的研究样本第15-17页
   ·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第17-38页
     ·基因组上的遗传标记第17-18页
     ·定位克隆第18-19页
     ·连锁分析第19-24页
       ·参数分析第20页
       ·非参数连锁分析第20-22页
       ·连锁分析的阈值第22-23页
       ·参数连锁分析与非参数连锁分析的比较第23页
       ·单点连锁分析与多点连锁分析的比较第23-24页
       ·连锁分析常用的软件第24页
     ·关联分析第24-33页
       ·关联的概念第25页
       ·关联分析的分类第25-27页
       ·关联分析的度量第27-28页
       ·关联分析的原理第28-29页
       ·连锁不平衡产生的机制第29-31页
       ·关联分析中假阳性问题第31-33页
     ·人类基因组中 LD 的实际模式第33-34页
     ·全基因组单倍型图(HapMap)第34-36页
     ·大规模关联分析实验设计理论第36-37页
     ·“常见疾病常见变异”假说第37-38页
 2 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第38-60页
   ·精神分裂症第38-51页
     ·精神分裂症概述第38-41页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假说第41-47页
       ·神经递质假说第41-42页
       ·谷氨酸假说第42-43页
       ·多巴胺假说第43-44页
       ·5-羟色胺假说第44页
       ·其他神经传导系统假说第44-45页
       ·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说相关神经递质间的关系第45页
       ·神经发育假说第45-47页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第47-51页
   ·双相情感障碍与重性抑郁症第51-58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概述第51-54页
       ·双相情感障碍第52-53页
       ·重性抑郁症第53-54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神经递质假说第54-57页
       ·单胺假说第54-56页
       ·其他神经递质假说第56-57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第57-58页
   ·精神分裂症与精神性情感障碍第58页
   ·精神疾病的内表型研究第58-6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60-116页
 1 BCL9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性抑郁症的关联分析第60-103页
   ·候选基因的选择第60-64页
     ·BCL9 基因与Wnt 信号通路第60-62页
     ·关联分析研究第62-64页
   ·遗传标记的选择第64-65页
     ·BCL9 基因序列第64页
     ·SNP 的选择第64-65页
   ·材料和方法第65-82页
     ·样品信息第65-68页
       ·病例组第65-68页
       ·对照组第68页
     ·血样采集及 DNA 提取第68-70页
     ·基因分型技术第70-77页
       ·Taqman 分型技术第70-73页
       ·LDR 分型技术第73-77页
     ·统计分析第77-82页
       ·Hardy-Weinberg 平衡第77页
       ·卡方比较第77-78页
       ·比数比和置信区间第78页
       ·D’值的估计第78页
       ·单倍型频率的估计第78-79页
       ·统计效力的计算第79-80页
       ·人群层化的分析第80-82页
   ·实验结果第82-98页
   ·讨论第98-103页
 2 MDGA1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性抑郁症的关联分析第103-116页
   ·候选基因的选择第103-105页
     ·MDGA1 基因的功能研究第103-104页
     ·关联分析研究第104-105页
   ·遗传标记的选择第105-107页
     ·MDGA1 基因序列第105-106页
     ·SNP 的选择第106-107页
   ·材料和方法第107-108页
     ·样品信息第107页
     ·血样采集及 DNA 提取第107页
     ·基因分型技术第107页
     ·统计分析第107-108页
   ·实验结果第108-114页
   ·讨论第114-116页
第三章 总结和展望篇第116-127页
 1 研究总结第116-117页
 2 复杂疾病之间共享遗传风险因子第117-118页
 3 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模式第118页
 4 复杂疾病研究方法第118-125页
   ·计算与实验的结合第118-119页
   ·“组”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第119-120页
   ·第二代测序技术第120-125页
 5 常见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的未来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50页
附件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疾病相关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应用模式动物研究Chd7基因功能
下一篇:基于多种分析技术的胰腺癌与糖尿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