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论文

种子营销网络的创建与维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0页
 1 国内外研究动态、发展趋势第13-15页
 2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第15-18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有利于提升种子公司、种业和农业竞争力第15-16页
     ·有利于构建合理的营销渠道,使农民得到快捷的种业服务第16页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第16页
     ·是对农产品营销研究理论的有益补充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引起社会有关组织和部门的重视第17页
     ·为种子公司的营销网络的构建与改进提供参考第17页
     ·对农业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第17-18页
 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综合归纳分析方法第18页
     ·系统对比分析的方法第18页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第18页
     ·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第18-20页
第二章 种子营销网络的概念及理论第20-28页
 1 种子及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种子第20页
   ·种子企业第20页
   ·种子营销商第20-21页
   ·营销网络第21页
   ·种子营销网络第21页
 2 种子营销网络的职能及特征第21-23页
   ·种子营销网络的职能第21-22页
   ·种子营销网络的特征第22-23页
 3 我国种子营销网络的模式及理论第23-28页
   ·我国种子营销网络的流程第23-24页
   ·营销网络的模式第24-26页
     ·传统营销网络的模式第24-25页
     ·整合分销网络模式第25-26页
   ·营销网络的成员第26-28页
第三章 种子营销网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8-41页
 1 我国种业的概况及发展趋势第28-34页
   ·我国种业的现状及特点第28-31页
     ·我国种业的现状第28页
     ·我国种业的特点第28-31页
   ·我国种业的发展趋势及优势第31-34页
     ·我国种业的发展趋势第31-32页
     ·我国种业的发展的优势第32-34页
 2 我国种子营销网络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第34-41页
   ·我国种子营销网络的主要特点第34-35页
     ·多网络并存第34页
     ·新网络正在动态重组第34页
     ·公有制渠道比重下降,非公有制渠道成员比重上升第34-35页
   ·我国种子营销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38页
     ·种子企业营销网络结构不合理、模式单一第35-36页
     ·种子企业分销网络运作中心以代理商和批发商为中心第36页
     ·种子企业网络成员关系属松散交易型关系第36-37页
     ·种子企业的网络功能不够健全第37页
     ·网络管理者整体素质较为低下第37-38页
     ·网络信息沟通为单向式,多层次第38页
   ·种子营销网络问题成因分析第38-41页
     ·营销种子网络成员营销理念差异、目标不相容第38-39页
     ·种子营销网络战略地位的缺失第39页
     ·种子营销网络结构不合理第39页
     ·营销网络控制力弱,对经销商的管理有待加强第39-40页
     ·营销网络管理不规范第40-41页
第四章 种子营销网络影响因素分析第41-53页
 1 种子特性第41-42页
   ·种子的自然特点第41-42页
   ·种子的市场特点第42页
 2 种子用户第42-43页
 3 种子企业第43-46页
   ·企业内部第44-45页
   ·供应商第45页
   ·营销中介第45-46页
   ·公众第46页
 4 竞争者渠道第46-47页
 5 宏观环境因素第47-53页
第五章 种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第53-58页
 1 公司及产品介绍第53页
 2 环境分析第53-55页
   ·宏观环境分析第53-54页
     ·经济环境第53-54页
     ·政治法律环境第54页
   ·微观环境分析第54-55页
     ·竞争者状况第54-55页
     ·消费者状况第55页
     ·公司产品自身状况第55页
 3 SWOT分析第55-56页
   ·优势分析第55页
   ·劣势分析第55页
   ·机会分析第55-56页
   ·威胁分析第56页
 4 营销目标第56页
 5 营销策划第56-57页
   ·市场定位第56页
   ·产品策略第56页
   ·定价策略第56-57页
   ·促销策略第57页
   ·品牌和产品包装策略第57页
 6 行动方案第57-58页
第六章 种子营销网络的构建与维护第58-69页
 1 种子营销网络的构建设计及原则第58-64页
   ·种子营销网络的设计原则第58-59页
     ·网络经济性原则第58页
     ·网络可控性原则第58-59页
     ·网络的适应性原则第59页
   ·种子营销网络模式第59-61页
     ·垂直网络模式第59-60页
     ·水平网络模式第60-61页
     ·多网络模式第61页
   ·新型种子营销网络的设计与构建第61-64页
     ·优化传统网络结构,构建扁平化网络体系第61-62页
     ·运用网络逆向重构策略,应对种子市场激烈竞争第62页
     ·网络重心下移,加强零售终端管理第62-63页
     ·树立网络专家形象,完善技术服务功能第63页
     ·加强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网络整体效率第63-64页
 2 种子营销网络的维护第64-69页
   ·选择合适的网络成员第64-65页
     ·选择网络成员的依据第64页
     ·明确网络成员的责任第64-65页
   ·建立激励机制第65-66页
     ·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合理合法的网络冲突第65页
     ·利用外部刺激第65-66页
     ·主动进行网络变革第66页
   ·及时调整营销网络的不足第66-67页
     ·增减网络成员第66页
     ·增减分销网络功能第66-67页
     ·变动分销系统第67页
   ·加强对营销网络冲突的管理第67-69页
     ·树立统一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第67-68页
     ·制定完善统一的网络管理体系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历第74-75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项目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公共产品视角的农村电网建设研究--以慈利县为例
下一篇:新机制下的长沙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立体网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