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2页 |
| 1 引言 | 第12-19页 |
| ·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相互作用与癌症治疗 | 第12页 |
| ·细胞死亡方式 | 第12-16页 |
| ·非程序性细胞死亡 | 第12-13页 |
| ·程序性细胞死亡 | 第13-16页 |
| ·凋亡 | 第13-14页 |
| ·凋亡的特征 | 第13页 |
| ·凋亡的信号通路 | 第13-14页 |
| ·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 | 第14-16页 |
| ·自噬的特征及分类 | 第14-15页 |
| ·参与自噬体形成的蛋白分子 | 第15-16页 |
| ·Bcl-2 家族蛋白参与凋亡和自噬的调控 | 第16-18页 |
| ·Bcl-2 家族蛋白成员 | 第16页 |
| ·Bcl-2 家族蛋白参与凋亡的调控 | 第16页 |
| ·Bcl-2 家族蛋白参与自噬的调控 | 第16-17页 |
| ·Bcl-2/Bcl-xL 调节凋亡及自噬的结构基础 | 第17-18页 |
| ·化合物Z40的结构以及与Bcl-xL的对接 | 第18页 |
| ·作用于Bcl-2/Bcl-xL小分子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8页 |
| ·材料 | 第19-22页 |
| ·化学药品 | 第19页 |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19-21页 |
| ·抗体 | 第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质粒载体 | 第21页 |
| ·引物及核酸片段 | 第21-22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2页 |
| ·质粒构建 | 第22-23页 |
| ·菌落 PCR 检测 | 第23页 |
| ·质粒提取纯化 | 第23-24页 |
| ·~(15)N 标记 Bcl-xL 的原核表达纯化 | 第24页 |
| ·未标记 Bcl-xL 的原核表达纯化 | 第24页 |
| ·蛋白质 SDS-PAGE 检验 | 第24-25页 |
| ·核磁滴定试验 | 第25页 |
| ·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 | 第25页 |
| ·质粒转染试验 | 第25-26页 |
| ·细胞生长曲线绘制 | 第26页 |
| ·细胞致死曲线绘制 | 第26页 |
| ·Hoechst33342/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试验 | 第26页 |
| ·细胞DNA 含量的流式细胞仪分析试验 | 第26-27页 |
| ·凋亡细胞的细胞核形态观察 | 第27页 |
| ·Western-blot 检测 | 第27页 |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27页 |
| ·细胞色素c释放试验 | 第27页 |
| ·Caspase抑制试验 | 第27页 |
| ·RNA干扰试验 | 第27-28页 |
| ·自噬抑制试验 | 第28页 |
| ·Bcl-xL过表达试验 | 第28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8-49页 |
| ·Bcl-xL 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 | 第28-31页 |
| ·Z40与Bcl-2及Bcl-xL结合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检测 | 第31-35页 |
| ·化合物Z40与Bcl-xL蛋白结合位点的核磁滴定检测 | 第35-36页 |
| ·Z40对Hela细胞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 第36-38页 |
| ·Bcl-xL过表达对Z40作用的影响 | 第38-39页 |
| ·Z40 引起Hela 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39-44页 |
| ·Z40引起Hela细胞核皱缩和染色质浓缩 | 第39-41页 |
| ·Z40 处理导致Hela 细胞DNA 断裂 | 第41页 |
| ·Z40处理后细胞的Hoechst/PI染色试验 | 第41-42页 |
| ·Z40处理导致细胞色素c释放 | 第42-43页 |
| ·Z40处理导致Caspase-3被激活 | 第43页 |
| ·Z40诱导的细胞死亡具有Caspase依赖性 | 第43-44页 |
| ·Z40引起Hela细胞自噬性程序性死亡的检测 | 第44-49页 |
| ·Z40处理导致Hela细胞中出现大量的自噬泡 | 第44-45页 |
| ·Z40处理导致Hela细胞中GFP-LC3点状聚集 | 第45-46页 |
| ·Z40 引起的自噬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 | 第46-47页 |
| ·Z40处理导致Hela细胞中GFP-LC3-II及LC3-II的比例增加 | 第47页 |
| ·Z40引起的自噬介导细胞死亡 | 第47-49页 |
| 4 讨论 | 第49-51页 |
| 5 结论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