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基槽边坡稳定性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引言 | 第12-22页 |
| ·沉管隧道概述 | 第12-13页 |
| ·沉管隧道的定义 | 第12-13页 |
| ·沉管隧道的关键技术 | 第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2 沉管隧道基槽边坡坡率 | 第22-35页 |
| ·概述 | 第22页 |
| ·部分沉管隧道基槽边坡坡率 | 第22-24页 |
| ·模型隧道与洲头咀隧道的工程对比分析 | 第24-33页 |
| ·沉管管段结构比较 | 第25-26页 |
| ·工程地质条件比较 | 第26-30页 |
| ·水文地质条件比较 | 第30-31页 |
| ·河流水文特征比较 | 第31-32页 |
| ·气象条件比较 | 第32-33页 |
| ·模型隧道基槽边坡坡率 | 第33-34页 |
| ·基槽边坡设计 | 第33页 |
| ·基槽边坡设计调整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静水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5-64页 |
| ·概述 | 第35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35-38页 |
| ·边坡稳定性的精确分析 | 第35-36页 |
| ·边坡稳定性的近似分析 | 第36-38页 |
| ·水下边坡稳定性的计算模式 | 第38-41页 |
| ·水流速度对水下边坡分析的影响 | 第38-39页 |
| ·静水边坡的分析模式 | 第39-41页 |
| ·静水边坡稳定性分析解析计算 | 第41-47页 |
|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 ·解析计算 | 第44-47页 |
| ·解析计算结果分析 | 第47页 |
| ·静水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计算 | 第47-63页 |
|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47-50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4 动水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64-97页 |
| ·概述 | 第64页 |
| ·沉放阶段管段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第64-82页 |
| ·管段的沉放过程 | 第64-67页 |
| ·流场分析相关理论 | 第67-74页 |
| ·沉放阶段基槽流场分析数值方法 | 第74-81页 |
| ·流场变化对基槽边坡的影响 | 第81-82页 |
| ·渗流情况下水下边坡稳定性数值计算 | 第82-96页 |
|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82-88页 |
|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8-89页 |
| ·数值计算工况 | 第89-90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90-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5 工程实例分析 | 第97-110页 |
| ·概述 | 第97页 |
| ·基槽施工过程中的回淤问题 | 第97-100页 |
| ·生物岛基槽回淤量计算 | 第97-99页 |
| ·淤泥沉积带来的问题 | 第99页 |
| ·防止淤泥沉积的对策 | 第99-100页 |
| ·洲头咀隧道基槽工程概况 | 第100-106页 |
| ·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 第101-102页 |
| ·基槽开挖流程 | 第102页 |
| ·施工方法 | 第102-106页 |
| ·洲头咀隧道基槽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106-109页 |
| ·埋深最深断面地层分布 | 第106页 |
| ·计算参数选取 | 第106-107页 |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107页 |
| ·计算结果 | 第107-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0页 |
| ·展望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4-11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