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与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所做工作及取得成果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编排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核磁共振测井的基本原理 | 第14-23页 |
| ·核磁共振测井的物理基础 | 第14-17页 |
| ·核磁共振信号的测量 | 第17-19页 |
| ·孔隙流体的三种弛豫机制 | 第19-20页 |
| ·地层中的多指数弛豫 | 第20-21页 |
| ·T_2分布谱 | 第21-23页 |
| 第3章 P 型核磁测井数据处理 | 第23-34页 |
| ·P 型核磁测井的特点 | 第23-25页 |
| ·原始数据预处理 | 第25-27页 |
| ·T2谱反演 | 第27-30页 |
| ·时深转换 | 第30-31页 |
| ·储层参数的计算 | 第31-32页 |
| ·TDA 分析识别流体类型 | 第32-34页 |
| 第4章 处理效果与实际资料解释 | 第34-65页 |
| ·程序处理流程图 | 第34-35页 |
| ·处理结果对比 | 第35-42页 |
| ·油层的应用效果 | 第42-50页 |
| ·油水同层的应用效果 | 第50-52页 |
| ·含油水层的应用效果 | 第52-54页 |
| ·水层的应用效果 | 第54-55页 |
| ·含气水层的应用效果 | 第55-57页 |
| ·气水同层的应用效果 | 第57-59页 |
| ·气层的应用效果 | 第59-63页 |
| ·油气同层 | 第63-65页 |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第65-67页 |
| ·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 | 第65页 |
| ·核磁测井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 后记与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