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研究(1949-2009)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言第8-16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二、理论工具:政治沟通理论和分析方法第9-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3-16页
第一章 国际(政府间)政治沟通概述第16-20页
 一、国际(政府间)政治沟通的定义第16-17页
 二、国际(政府间)政治沟通的构成要素第17-19页
 三、国际(政府间)政治沟通的特征第19-20页
第二章 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机制(1949-2009)的建立与发展第20-47页
 一、建交前的中美特殊政治沟通机制(1949-1979)第20-34页
  (一) 中美大使级会谈第21-23页
  (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沟通渠道的开启-巴基斯坦渠道第23-26页
  (三) “乒乓外交”第26-27页
  (四) 基辛格“秘密外交”和尼克松总统访华“首脑会晤”第27-29页
  (五) 基辛格访华后的巴黎新渠道第29-31页
  (六) 中美互设“联络处”和中美建交第31-32页
  (七) 邓小平访美-“首脑外交”第32-34页
 二、建交后的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机制 (1979-2009)第34-47页
  (一) 中美经济联委会、商贸联委会、科技合作联委会机制第36-38页
  (二) 中美军事交流机制第38-39页
  (三) 中美人权对话机制第39-40页
  (四) 朝核六方会谈下的中美政治沟通-“斡旋外交”第40-41页
  (五) 危机期间的中美政治沟通-“危机公关外交”第41-42页
  (六)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第42-47页
第三章 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1949-2009)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54页
 一、影响国际(政府间)政治沟通的因素第47-48页
 二、影响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的若干因素第48-54页
  (一) 沟通通道因素分析第48-50页
  (二) 政治沟通中信息的真实性因素分析第50-52页
  (三) 政治沟通中的灵敏性因素分析第52-54页
第四章 研究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的启示与思考第54-58页
 一、研究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机制的启示与思考第54-57页
 二、研究影响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的因素的启示与思考第5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加坡威权政治模式研究
下一篇:论美国参与型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