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之争议 | 第12-15页 |
(一) 罪名之争 | 第12-13页 |
(二) 该罪名是否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 第13-15页 |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之界定 | 第15-20页 |
(一) 关于“公共安全”含义的主要学术观点 | 第15-16页 |
(二) 对“公共安全”内容的分析 | 第16-20页 |
1. 对“公共安全”内容的界定 | 第16-17页 |
2. “公共安全”的本质特征 | 第17-20页 |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其他危险方法”之界定 | 第20-28页 |
(一) “其他危险方法”的内涵 | 第21-24页 |
1. “其他”的涵义 | 第21页 |
2. “危险方法”的涵义 | 第21-24页 |
(二) “其他危险方法”性质的认定 | 第24-27页 |
(三) 结论 | 第27-28页 |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 第28-38页 |
(一) 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8页 |
(二)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 第28-35页 |
1.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 第29-31页 |
2.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 第31-33页 |
3.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爆炸罪的界限 | 第33-35页 |
(三)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几种常见形态 | 第35-38页 |
1. 以驾车冲撞人群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第35页 |
2. 以向人群开枪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第35页 |
3. 以私拉电网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第35-36页 |
4. 以针刺使人感染病毒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