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生物医用材料 | 第11-14页 |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第12-13页 |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第13-14页 |
·医用钛及钛合金 | 第14-17页 |
·钛及钛合金的基本性质 | 第14-15页 |
·生物医用钛及钛合金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生物医用钛金属表面改性 | 第17-19页 |
·阳极氧化技术 | 第19-21页 |
·阳极氧化技术的简介及简本原理 | 第19-20页 |
·钛及钛合金的阳极氧化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3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3-41页 |
·前言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24-26页 |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阳极氧化TiO_2纳米管阵列的表征 | 第26-27页 |
·微观形貌表征 | 第26-2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页 |
·接触角测量 | 第2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电压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 第27-29页 |
·时间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 第29-32页 |
·电解液浓度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 第32-33页 |
·电解液温度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 第33-34页 |
·电解液体系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 第34-36页 |
·热处理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表面接触角的研究 | 第37-38页 |
·TiO_2纳米管阵列形成机理探讨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TiO_2纳米管表面碱液活化处理及仿生矿化性能研究 | 第41-53页 |
·前言 | 第41-42页 |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42-45页 |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42-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 | 第43-44页 |
·碱液处理 | 第44页 |
·仿生矿化 | 第44-45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仿生矿化层表面形貌 | 第45-48页 |
·仿生矿化层表面成分 | 第48-51页 |
·仿生矿化层形成机理探讨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TiO_2纳米管阵列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 第53-70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54-56页 |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54-55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5-56页 |
·hMSCs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 第56页 |
·hMSCs的体外扩增 | 第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hMSCs与各组样品复合培养 | 第56-57页 |
·生物性能检测 | 第57-59页 |
·hMSCs在不同样品表面的形态检测 | 第57页 |
·hMSCs在不同样品表面的粘附和增殖 | 第57页 |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检测 | 第57-58页 |
·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 | 第58页 |
·碱性磷酸酶染色 | 第58-59页 |
·茜素红染色 | 第5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9页 |
·hMSCs在不同样品表面的形态 | 第59-62页 |
·hMSCs在不同样品表面的粘附和增殖 | 第62-63页 |
·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 | 第63-64页 |
·Ⅰ型胶原免疫组化 | 第64-66页 |
·碱性磷酸酶染色 | 第66-67页 |
·茜素红染色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