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博弈理论的研究 | 第12-15页 |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工作基础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和政府博弈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31页 |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第18-22页 |
·区域产业结构内涵 | 第18页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 第18-19页 |
·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博弈论理论 | 第22-29页 |
·博弈的内涵和分类 | 第22-24页 |
·经典博弈案例“囚徒困境”解析 | 第24-26页 |
·地方政府博弈要素分析 | 第26-29页 |
·区域产业结构和地方政府作用相关性理论 | 第29-31页 |
·地方政府作用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必要性 | 第29页 |
·地方政府作用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弊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的博弈困境 | 第31-39页 |
·南贵昆区域的界定及其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 | 第31-33页 |
·南贵昆区域的界定 | 第31页 |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 | 第31-33页 |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方政府博弈困境分析 | 第33-37页 |
·引起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博弈的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博弈困境产生模型构建 | 第34-37页 |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地方政府博弈困境的外在表现形式 | 第37-39页 |
·高盈利行业过度集中 | 第37页 |
·高附加值加工产业虚高度化 | 第37-38页 |
·产业和产品结构协调性差,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避免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低度化”措施一:地方政府的成功博弈 | 第39-46页 |
·南贵昆区域地方政府间产业发展决策方面的博弈 | 第39-41页 |
·南贵昆区域地方政府间产业退出决策方面博弈 | 第41-46页 |
·地方政府间产业退出博弈行为表现 | 第41-42页 |
·地方政府间产业退出成功博弈模型分析 | 第42-46页 |
第五章 避免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低度化”措施二:地方政府实现合作博弈 | 第46-54页 |
·南贵昆区域间产业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46-48页 |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政府合作博弈的机制安排 | 第48-50页 |
·产业利益分享机制 | 第48-49页 |
·产业利益补偿机制 | 第49页 |
·产业利益约束机制 | 第49-50页 |
·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政府合作博弈的政府改革 | 第50-54页 |
·安排地方政府行为规则 | 第51-52页 |
·建立地方政府诚信机制 | 第52页 |
·改革现行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