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珠江三角洲高时空分辨率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开发及控制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19页
   ·机动车污染排放研究进展第19-23页
     ·机动车清单估算研究进展第20-22页
     ·机动车污染排放时空分配方法研究现状第22-23页
   ·机动车控制对策及评估研究进展第23-25页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25-27页
     ·研究目标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7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7页
   ·论文的组织架构及研究路线第27-30页
第2章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估算第30-41页
   ·机动车排放模型概述及选用第30-33页
     ·机动车排放因子估算模型概述第30-31页
     ·代表性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介绍和选用第31-33页
   ·清单开发思路与数据来源第33-38页
     ·清单开发思路和估算方法第33-34页
     ·2006 年珠三角机动车排放因子估算第34-37页
     ·机动车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与调研第37-38页
   ·2006 年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第38-39页
   ·同类排放清单结果比较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机动车污染排放时空分配方法的建立第41-59页
   ·机动车排放时空分配的作用及建立思路第41-42页
   ·空间分配第42-51页
     ·基于“标准道路长度”机动车空间分配方法的建立第42-46页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排放空间分布第46-51页
   ·时间分配第51-58页
     ·时间分配方法第51-52页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车流量调研第52-56页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排放时间变化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珠江三角洲排放基线的设定和估算第59-68页
   ·排放基线的设定第59-60页
     ·排放基线的作用第59页
     ·排放基线情景的设定第59-60页
   ·基线情景下珠三角机动车排放量预测第60-65页
     ·机动车保有量预测与校验第60-64页
     ·排放因子的选取与确定第64-65页
     ·2015 年基线情景下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第65页
   ·基线情景下珠三角大气排放清单预测第65-67页
     ·其他排放源估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第65-67页
     ·2015 年基线情景下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控制对策研究第68-89页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控制分析第68-74页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控制历程及规划第68-70页
     ·珠三角机动车可行的控制措施分析第70-74页
   ·机动车控制对策设定及排放估算第74-81页
     ·对策 1:新车全面实行国Ⅳ排放标准第75-76页
     ·对策2:珠江三角地区市区范围内禁行摩托车第76-77页
     ·对策3:以旧换新,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第77-79页
     ·对策4: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第79-80页
     ·对策5:推行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第80-81页
   ·不同控制对策减排效果比较第81-87页
     ·不同控制对策的污染物减排效果比较第81-86页
     ·不同控制对策的臭氧生成潜势(OFP)比较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不同控制对策下的空气质量评估第89-130页
   ·空气质量模型介绍与选用第89-92页
     ·空气质量模型的发展第89-90页
     ·本研究选用的模型——MODEL-3/CMAQ 模型第90-92页
   ·本研究模拟平台的搭建第92-98页
     ·系统搭建第92-93页
     ·研究区域和模拟时段第93-94页
     ·模型参数设置及数据来源第94-98页
   ·基准年模型验证第98-99页
   ·不同控制对策下空气质量评估第99-128页
     ·评估方法和思路第99-100页
     ·SO_2 控制效果第100-106页
     ·PM10 控制效果第106-113页
     ·NO_2 控制效果第113-119页
     ·O_3 控制效果第119-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第130-134页
   ·主要结论第130-132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32页
   ·下一步工作建议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2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氰化物对焦化废水稳定达标控制的敏感性分析
下一篇: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