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方式概述 | 第12-19页 |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界定 | 第12-15页 |
·证券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类型 | 第12-13页 |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5页 |
·我国民事诉讼方式的类型 | 第15-19页 |
·单独诉讼模式 | 第15页 |
·共同诉讼模式 | 第15-16页 |
·代表人诉讼模式 | 第16-19页 |
第2章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19-25页 |
·我国证券侵权诉讼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没有明确规定阶段 | 第19页 |
·不予受理阶段 | 第19-20页 |
·有条件受理阶段 | 第20-21页 |
·当前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方式 | 第21-22页 |
·法院适用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方式的现状 | 第21页 |
·适用单独诉讼和共同诉讼审理证券侵权纠纷的缺陷 | 第21-22页 |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司法政策评析 | 第22-25页 |
·我国法院处理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司法政策 | 第22-23页 |
·我国法院司法政策的深层次根源 | 第23-24页 |
·对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司法政策的评价 | 第24-25页 |
第3章 国外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主要诉讼方式 | 第25-32页 |
·美国集团诉讼模式 | 第25-28页 |
·集团诉讼的概念 | 第25-26页 |
·集团诉讼的发展背景 | 第26-27页 |
·美国集团诉讼的特点和功能 | 第27-28页 |
·德国团体诉讼模式 | 第28-30页 |
·日本选定当事人诉讼模式 | 第30-31页 |
·对国外证券侵权诉讼方式的评析 | 第31-32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方式的基本思路 | 第32-40页 |
·我国代表人诉讼和美国集团诉讼的对比考量 | 第32-34页 |
·我国代表人诉讼在证券侵权中的优势和缺陷 | 第32-33页 |
·美国集团诉讼在证券侵权中的优势和缺陷 | 第33-34页 |
·我国代表人诉讼和美国集团诉讼的主要区别 | 第34页 |
·对学界完善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方式观点的评析 | 第34-35页 |
·完善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方式的建议 | 第35-40页 |
·尽早适用代表人诉讼方式审理证券侵权民事案件 | 第35-37页 |
·借鉴美国集团诉讼,改革完善代表人诉讼 | 第37-38页 |
·条件成熟制定较为完善的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