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的合成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非布司他研究背景综述 | 第10-15页 |
·痛风病全球状况 | 第10页 |
·抗痛风病药物简介 | 第10-12页 |
·非布司他疗效简介 | 第12-13页 |
·非布司他作用机制 | 第13页 |
·非布司他新药国内外研究情况简介 | 第13-15页 |
·合成工艺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结构与名称 | 第15页 |
·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 | 第15-18页 |
·选定的工艺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非布司他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19-29页 |
·非布司他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19页 |
·非布司他的合成工艺的建立 | 第19-28页 |
·原料规格及来源 | 第20页 |
·主要设备 | 第20-21页 |
·详细的合成工艺 | 第21-24页 |
·非布司他工艺流程图 | 第24-26页 |
·非布司他小试及中试数据总结表 | 第26-27页 |
·三废处理方案 | 第27-28页 |
·总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非布司他的化学结构确证研究 | 第29-32页 |
·实验方案 | 第29页 |
·分析仪器和测定条件 | 第29页 |
·检测结果 | 第29-31页 |
·元素分析 | 第29页 |
·红外光谱 | 第29-30页 |
·核磁共振氢谱 | 第30页 |
·质谱 | 第30-31页 |
·粉末X衍射图谱 | 第31页 |
·检测图谱 | 第31页 |
·实验结论 | 第31-32页 |
第4章 质量标准研究及分析方法验证 | 第32-63页 |
·结构与名称 | 第32页 |
·样品来源 | 第32页 |
·性状 | 第32-34页 |
·外观性状 | 第32-33页 |
·溶解性 | 第33-34页 |
·鉴别 | 第34-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34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34-35页 |
·红外分光光度法 | 第35页 |
·化学法 | 第35页 |
·检查 | 第35-50页 |
·氯化物 | 第35-36页 |
·干燥失重 | 第36页 |
·炽灼残渣 | 第36-37页 |
·重金属 | 第37页 |
·有关物质 | 第37-44页 |
·残留溶剂测定 | 第44-50页 |
·含量测定 | 第50-59页 |
·酸碱滴定法 | 第50-5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54-59页 |
·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结论 | 第59页 |
·结论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图 | 第65-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