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列车超偏载检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在途列车超偏载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超偏载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信号采集与振动性能分析 | 第13-21页 |
·转向架结构简介 | 第13页 |
·单转向架受力模型 | 第13-15页 |
·承重簧检测方式及受力情况分析 | 第15-16页 |
·承重簧的震动特性分析 | 第16-19页 |
·干扰因素分析及消除方法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信号传输 | 第21-41页 |
·信号传输网络简介 | 第21-22页 |
·CAN总线的信号采集模块 | 第22-30页 |
·CAN总线通讯协议 | 第22-27页 |
·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 | 第27-29页 |
·CAN总线的信号传输模块 | 第29-30页 |
·CAN通讯信号收发及差错处理 | 第30-39页 |
·CAN节点初始化程序 | 第30-31页 |
·CAN报文接收程序 | 第31-32页 |
·CAN报文发送程序 | 第32-33页 |
·总线仲裁 | 第33-34页 |
·错误处理 | 第34-36页 |
·大数据包传送 | 第36-39页 |
·信号传输模拟仿真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与信号分析 | 第41-61页 |
·EMD算法的提出 | 第41-44页 |
·EMD算法的提出 | 第41页 |
·算法的适用性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的比较 | 第41-44页 |
·EMD分解算法模型与约束条件 | 第44-47页 |
·EMD算法求解过程 | 第47-51页 |
·EMD包络线插值方法及改进 | 第51-55页 |
·EMD算法在超偏载检测中应用 | 第55-59页 |
·轮重数据处理 | 第55-58页 |
·超偏载检测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本次设计总结 | 第61页 |
·今后的完善与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论文完成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