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一种新型非线性PID的设计及其参数整定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引言第9页
   ·PID控制器简介第9-13页
     ·PID控制的理论基础第9-10页
     ·PID控制器各参数的作用第10-11页
     ·PID控制器的发展第11-13页
   ·本论文的结构与主要任务第13-15页
第2章 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设计第15-27页
   ·两种主要控制算法第15-16页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第15-16页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第16页
   ·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的基础第16-22页
     ·比例带死区PID中比例因子的改良研究第17页
     ·对于非线性PID控制器比例因子设计的启示第17页
     ·积分分离PID中积分因子的改良研究第17-18页
     ·变速积分PID中积分因子的改良研究第18-19页
     ·对于非线性PID控制器积分因子设计的启示第19页
     ·不完全微分PID中微分因子的改良研究第19-20页
     ·微分先行PID中微分因子的改良研究第20-22页
     ·对于非线性PID控制器微分因子设计的启示第22页
   ·一种新型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第22-25页
     ·非线性比例控制研究第22-23页
     ·非线性积分控制研究第23-24页
     ·非线性微分控制研究第24-25页
     ·新型非线性PID控制器的模型第25页
   ·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研究第27-42页
   ·参数整定的基本方法第27-35页
   ·一阶加纯滞后模型辨识方法第35-37页
   ·最小二乘辨识法第37-39页
   ·继电反馈控制方法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第42-55页
   ·遗传算法简介第42-44页
   ·利用遗传算法整定非线性PID参数第44-49页
     ·用遗传算法实现非线性PID参数整定流程第44-47页
     ·被控制对象的设定第47-48页
     ·基于遗传算法参数整定过程中参数初始化第48-49页
   ·建立仿真系统及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仿真结果第49-54页
     ·建立仿真系统第49-50页
     ·仿真结果第50-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非线性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第55-64页
   ·粒子群算法的简介第55-57页
   ·利用带权重的克隆粒子群算法对非线性PID控制参数进行定参第57-60页
     ·提出带权重的克隆粒子群算法第57-58页
     ·带权重的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第58-59页
     ·基于带权重的克隆粒子群算法参数整定过程中参数初始化第59-60页
   ·建立仿真系统及基于带权重的克隆POS非线性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仿真结果第60-62页
     ·建立仿真系统第60页
     ·仿真结果第60-62页
   ·三个方法的仿真结果对比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实际验证第64-75页
   ·非线性PID应用于温度控制第64-69页
     ·系统概述第64-65页
     ·监控界面第65-67页
     ·非线性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第67-69页
   ·非线性PID控制器在水压试验中的浮动量管法中的应用第69-75页
     ·浮动量管法的操作流程第69-71页
     ·试验系统第71-72页
     ·参数整定阶段第72-73页
     ·实验数据第73-75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总结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仿蟹八足机器人轨迹规划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