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砷河道尾砂火法脱砷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含砷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现状 | 第10-12页 |
1.1.1 焙烧氧化法 | 第10页 |
1.1.2 湿法化学处理 | 第10-12页 |
1.1.3 含砷固废资源处理技术现状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高砷铁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第14-24页 |
2.1 高砷铁渣化学成分 | 第14页 |
2.2 矿物组成及含量 | 第14-15页 |
2.3 矿石的微观构造 | 第15-22页 |
2.3.1 砷黄铁矿(毒砂)的嵌布特征 | 第15-16页 |
2.3.2 硫化铁的嵌布特征 | 第16-19页 |
2.3.3 含铁氧化物的嵌布构造特征 | 第19-20页 |
2.3.4 含有铅、锌矿物的镶嵌特性 | 第20-21页 |
2.3.5 脉石矿物的镶嵌特性 | 第21-22页 |
2.3.6 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粒子粒度 | 第22页 |
2.4 影响焙烧脱砷的工艺矿物学因素 | 第22-24页 |
第3章 高砷铁渣氧化焙烧脱砷试验研究 | 第24-32页 |
3.1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3.2 温度对氧化焙烧过程砷脱除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 时间对氧化焙烧过程砷脱除的影响 | 第26-28页 |
3.4 原料粒度对氧化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料层厚度对氧化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29-30页 |
3.6 空气流量对氧化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0页 |
3.7 焙烧矿品质分析 | 第30-31页 |
3.8 氧化焙烧脱砷结论 | 第31-32页 |
第4章 焙烧矿还原焙烧脱砷试验研究 | 第32-37页 |
4.1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4.2 煤基还原焙烧脱砷 | 第32-34页 |
4.2.1 焙烧温度对还原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2 焙烧时间对还原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3页 |
4.2.3 还原焙烧-弱磁选对提铁脱砷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气基还原焙烧脱砷 | 第34-35页 |
4.3.1 焙烧温度对还原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4页 |
4.3.2 焙烧时间对还原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3 焙烧气氛对还原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5页 |
4.3.4 气体流速对还原焙烧脱砷的影响 | 第35页 |
4.4 还原焙烧小结 | 第35-36页 |
4.5 最终产品检查 | 第36-37页 |
第5章 含砷矿物在加热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行为 | 第37-40页 |
5.1 氧化焙烧过程含砷矿物的行为 | 第37-38页 |
5.2 还原焙烧过程含砷矿物的行为 | 第38页 |
5.3 总结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