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1.1 超级电容器的概念、发展、意义 | 第12页 | 
|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2-18页 | 
| 1.2.1 双电层电容器 | 第12-15页 | 
| 1.2.1.1 原理 | 第12-13页 | 
| 1.2.1.2 电极材料 | 第13-15页 | 
| 1.2.2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 | 第15-16页 | 
| 1.2.2.1 原理 | 第15页 | 
| 1.2.2.2 电极材料 | 第15-16页 | 
| 1.2.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第16-18页 | 
| 1.3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麦秆衍生生物质炭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 第21-31页 |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 2.2.1 小麦秸秆交联碳化过程 | 第22页 | 
| 2.2.2 生物质炭材料的活化过程 | 第22页 | 
| 2.2.3 样品表征 | 第22-23页 | 
| 2.2.4 单电极制备 | 第23页 | 
| 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3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 2.3.1 多孔生物质炭材料结构表征 | 第23-27页 | 
| 2.3.2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麦秆衍生生物质炭材料的液态或固态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应用 | 第31-39页 |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 3.2.1 液态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32页 | 
| 3.2.2 固态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32页 | 
|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 3.3.1 液态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 3.3.2 固态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7页 | 
| 3.4 其他生物质炭的合成与性能 | 第37-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基于多孔生物质炭材料和Ni(OH)_2-Co_2(OH)_3Cl复合材料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性能与应用 | 第39-57页 |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 4.2.1 Ni(OH)_2的合成 | 第40页 | 
| 4.2.2 Ni(OH)_2-Co_2(OH)_3Cl的合成 | 第40-41页 | 
| 4.2.3 壳聚糖衍生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 | 第41-42页 | 
| 4.2.4 基于Ni(OH)_2-Co_2(OH)_3Cl双层纳米复合材料/壳聚糖衍生的多孔生物质炭材料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第42页 | 
| 4.2.5 样品表征 | 第42页 | 
| 4.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 4.3.1 Ni(OH)_2-Co_2(OH)_3Cl双层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43-47页 | 
| 4.3.2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7-51页 | 
| 4.3.3 壳聚糖衍生的生物质炭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51-52页 | 
| 4.3.4 基于Ni(OH)_2-Co_2(OH)_3Cl双层纳米复合材料和壳聚糖衍生的多孔生物质炭材料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研究 | 第52-5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