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理论论文

层板导叶端壁冷却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表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叶栅通道二次流与端壁换热第14-19页
        1.2.1 叶栅通道内的二次流发展过程第15-17页
        1.2.2 端壁换热与局部传热恶化第17-19页
    1.3 端壁冷却设计现状第19-25页
        1.3.1 端壁燃气侧冷却技术第20-23页
        1.3.2 端壁背侧局部强化冷却技术第23-25页
    1.4 层板冷却结构第25-27页
    1.5 测量技术与实验条件第27-29页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9-30页
    1.7 本文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2章 端壁传热特性第31-45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系统第31-35页
        2.2.1 供气系统第32页
        2.2.2 电加热系统第32-33页
        2.2.3 温度测量系统第33-35页
    2.3 湍流格栅第35-36页
    2.4 叶片与叶栅通道第36-37页
    2.5 表面温度分布第37-39页
        2.5.1 主流温度对端壁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第37-38页
        2.5.2 主流湍流度对端壁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第38-39页
    2.6 对流换热系数第39-42页
        2.6.1 一维有限厚度导热方程第39-40页
        2.6.2 实验过程第40-41页
        2.6.3 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第41-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3章 层板端壁的冷却特性第45-77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实验系统与端壁结构第45-49页
        3.2.1 实验系统第45-46页
        3.2.2 冷却系统第46-47页
        3.2.3 端壁结构第47-49页
    3.3 参数的定义第49-51页
        3.3.1 主-冷流温度比第50页
        3.3.2 冷流-主流质量流量比第50页
        3.3.3 表面温降第50-51页
        3.3.4 综合冷却效率第51页
        3.3.5 表面温度梯度第51页
    3.4 不确定度分析第51-52页
    3.5 实验工况第52页
    3.6 小温比下的结果与讨论第52-63页
        3.6.1 综合冷却效率第52-58页
        3.6.2 端壁表面温降第58-61页
        3.6.3 表面温度梯度第61-63页
    3.7 大温比下的结果与讨论第63-72页
        3.7.1 综合冷却效率第64-69页
        3.7.2 端壁表面温降第69-70页
        3.7.3 表面温度梯度第70-72页
    3.8 热变形现象第72-74页
    3.9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4章 湍流度对层板端壁冷却特性的影响第77-99页
    4.1 引言第77-78页
    4.2 湍流度和主流流动条件第78页
        4.2.1 主流湍流度的定义第78页
        4.2.2 湍流格栅第78页
        4.2.3 不确定度分析第78页
    4.3 实验工况第78-79页
    4.4 小温比时的结果与讨论第79-89页
        4.4.1 对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第79-83页
        4.4.2 对表面温降的影响第83-87页
        4.4.3 对表面温度梯度的影响第87-89页
    4.5 大温比时的结果与讨论第89-97页
        4.5.1 对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第89-93页
        4.5.2 对表面温降的影响第93-96页
        4.5.3 对表面温度梯度的影响第96-97页
    4.6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5章 层板端壁的优化设计第99-117页
    5.1 引言第99页
    5.2 改进层板第99-100页
    5.3 实验工况第100-101页
    5.4 小温比时的结果与讨论第101-110页
        5.4.1 综合冷却效率第101-106页
        5.4.2 端壁表面温降第106-108页
        5.4.3 表面温度梯度第108-110页
    5.5 大温比时的结果与讨论第110-115页
        5.5.1 综合冷却效率第110-113页
        5.5.2 表面温度梯度第113-115页
    5.6 热变形现象第115页
    5.7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17-119页
        6.1.1 层板端壁的可行性第117-118页
        6.1.2 湍流度对层板端壁的影响第118页
        6.1.3 层板端壁的优化设计第118-119页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19-120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溶液储能的远距离输运供能能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详细化学建表方法的湍流气相燃烧大涡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