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独立学院发展规划研究--以内蒙古HD学院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绪论 | 第10-2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 第10页 |
| 2.独立学院兴起的政策支持 | 第10-11页 |
| 3.独立学院地区发展不均衡 | 第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 1.国内独立学院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2.国外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3.综合述评 | 第19页 |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2.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第22-29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 1.民办高校 | 第22页 |
| 2.独立学院 | 第22-23页 |
| 3.学校发展规划 | 第23-24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 1.高校战略管理理论 | 第24-26页 |
| 2.竞争战略理论 | 第26页 |
| 3.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第26-27页 |
| (三)战略规划的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 1.PEST分析法 | 第27页 |
| 2.SWOT分析法 | 第27-29页 |
| 三、HD学院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49页 |
| (一)调查概述 | 第29-30页 |
| 1.调查目的 | 第29页 |
| 2.调查实施 | 第29-30页 |
| (二)学院基本概况 | 第30-32页 |
| 1.学院简介 | 第30页 |
| 2.专业设置 | 第30-31页 |
| 3.人才培养模式 | 第31-32页 |
| 4.招生与就业 | 第32页 |
| (三)师资科研建设 | 第32-37页 |
| 1.师资队伍 | 第32-35页 |
| 2.教学科研 | 第35-36页 |
| 3.教师管理 | 第36-37页 |
|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 第37-39页 |
| 1.教学改革 | 第37页 |
| 2.课程建设 | 第37-38页 |
| 3.双学位建设 | 第38-39页 |
| 4.国际化交流 | 第39页 |
| (五)PEST外部环境分析 | 第39-43页 |
| 1.政治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 2.经济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 3.社会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 4.技术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 (六)SWOT分析 | 第43-49页 |
| 1.优势 | 第43-45页 |
| 2.劣势 | 第45-46页 |
| 3.机遇 | 第46-47页 |
| 4.挑战 | 第47-49页 |
| 四、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制定的意义及原则 | 第49-54页 |
| (一)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典型案例分析 | 第49-51页 |
| (二)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制定的意义 | 第51-52页 |
| 1.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 第51-52页 |
| 2.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52页 |
| (三)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制定的原则 | 第52-54页 |
| 1.科学性原则 | 第52页 |
| 2.前瞻性原则 | 第52-53页 |
| 3.实操性原则 | 第53-54页 |
| 五、HD学院发展规划设计 | 第54-70页 |
| (一)HD学院发展战略目标 | 第54-58页 |
| 1.总体目标 | 第54-55页 |
| 2.具体目标 | 第55-58页 |
| (二)完成学院转设发展 | 第58-60页 |
| 1.明确办学定位 | 第59页 |
| 2.增加办学经费 | 第59-60页 |
| 3.借力地方政府 | 第60页 |
|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第60-62页 |
| 1.引进高层次人才 | 第61页 |
| 2.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 第61页 |
| 3.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 第61-62页 |
| (四)强化特色学科建设 | 第62-64页 |
| 1.实施学科差异化战略 | 第62-63页 |
| 2.构建特色专业群 | 第63页 |
| 3.建设“实践+人文”的课程体系 | 第63-64页 |
| (五)创新科学管理制度 | 第64-66页 |
| 1.更新管理理念 | 第65页 |
| 2.多元主体参与 | 第65页 |
| 3.优化学术组织 | 第65-66页 |
|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66-67页 |
| 1.加强校园基础建设 | 第66-67页 |
| 2.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 | 第67页 |
|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 第67页 |
| (七)提升学院品牌效应 | 第67-70页 |
| 1.树立品牌意识 | 第68页 |
| 2.培育学院文化 | 第68-69页 |
| 3.构建品牌体系 | 第69-70页 |
| 六、结论与思考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附录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