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音乐类APP的虚拟社群研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 一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背景 | 第11-12页 | 
| 二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内涵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一 关于虚拟社群的研究 | 第13-15页 | 
| 二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研究 | 第15-16页 | 
| 三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易云音乐的虚拟社群研究 | 第16页 |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互联网环境下虚拟社群的发展概述 | 第19-30页 | 
| 第一节 虚拟社群的兴起背景及发展过程 | 第19-22页 | 
| 一 虚拟社群的兴起背景 | 第19-21页 | 
| 二 虚拟社群的发展过程 | 第21-22页 | 
| 第二节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现状 | 第22-30页 | 
| 一 网易云音乐及虚拟社群概况 | 第23-24页 | 
| 二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的分类 | 第24-28页 | 
| 三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的特点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的成员画像 | 第30-41页 |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应用 | 第30-31页 | 
| 一 问卷的设计 | 第30页 | 
| 二 问卷的发放 | 第30-31页 | 
| 三 问卷的回收 | 第31页 | 
| 第二节 用户基本情况与使用行为说明 | 第31-37页 | 
| 一 用户基本情况解读 | 第31-33页 | 
| 二 用户使用情况解读 | 第33-35页 | 
| 三 用户社交情况解读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网易云音乐社群成员特征 | 第37-41页 | 
| 一 身份虚拟 | 第37-38页 | 
| 二 角色多样 | 第38-41页 | 
| 第三章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的互动图景 | 第41-53页 | 
| 第一节 互动仪式的要素 | 第41-45页 | 
| 一 虚拟的在场聚集 | 第41-42页 | 
| 二 排斥外人的屏障 | 第42-43页 | 
| 三 共同关注的焦点 | 第43-44页 | 
| 四 共享的情感状态 | 第44-45页 | 
| 第二节 互动仪式的过程 | 第45-53页 | 
| 一 短暂的情感刺激 | 第46-49页 | 
| 二 长期的情感持续 | 第49-53页 | 
| 第四章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的互动结果 | 第53-61页 | 
| 第一节 微观视角下的互动结果 | 第53-57页 | 
| 一 产生个体能量 | 第53-54页 | 
| 二 衍生群体符号 | 第54-56页 | 
| 三 形成群体团结 | 第56-57页 | 
| 第二节 宏观视角下的互动结果 | 第57-61页 | 
| 一 创立个性化的精神空间 | 第57-58页 | 
| 二 拓展多元化的社会交往 | 第58页 | 
| 三 搭建虚拟与真实的桥梁 | 第58-61页 | 
| 第五章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第61-67页 | 
| 第一节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存在的问题 | 第61-63页 | 
| 一 垃圾文本泛滥 | 第61-62页 | 
| 二 基础用户流失 | 第62-63页 | 
| 三 社群活跃度低 | 第63页 | 
| 第二节 网易云音乐虚拟社群的优化策略 | 第63-67页 | 
| 一 网易云官方:实行实名认证,扩大歌曲版权 | 第63-65页 | 
| 二 社群组织者:加强组织管理,开展线上活动 | 第65页 | 
| 三 社群成员: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参与互动 | 第65-67页 | 
| 结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77页 |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